首页> 新闻聚焦> 详情
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的“护薪人”
2022年09月2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唐今朝 陈晓辉 张猛

      2022年9月14日,52岁的李平原和两名工友拿到了期待已久的13100元工资。


      “县劳动监察部门的同志帮我们拿到了工钱,我们非常感谢,他们是真心为农民工解决难题。”李平原说,从今年9月3日他和工友到宣恩县劳动保障监察局投诉,到9月14日拿回工资只用10天时间。


      把人民群众当家人对待、把单位事情当事业去干。深入一线全力以赴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这是湖北宣恩县劳动保障监察局十几名劳动监察员的工作宗旨。

nongmingong1.jpg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业务培训


      “做好治欠保支工作,不仅关系到万千农民工家庭的稳定生活,还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来,州委州政府把治欠保支工作纳入年底对各县市的考核指标之一,体现了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我们既要为县委县政府分忧,也要为农民工朋友们服好务!”宣恩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说。


建好机制,筑牢权益“防护墙”


      “各单位要将所管辖的3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六项制度’管理,那对30万元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如何监管?没有明确好。”4月18日,宣恩县人社局召开班子会议,逐句逐字的研究讨论《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草稿)时,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疑问,要求还要细化责任,确保监管落到实处。

nongmingong2.jpg

做好治欠保支工作


      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更加过硬的举措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要抓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源头,精准施策,压实部门责任,建立起长效机制,筑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防护墙’,制定措施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对隐患留有空白区。”大家坐在一起建言献策,认真细致修改,确保工作做在平时,从年初就抓起。


      高位推进治欠保支工作,是宣恩县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大“法宝”。


      近年来,宣恩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20余家县直部门和9个乡镇为成员单位的全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抓总,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


      在劳动保障监察局工作多年的吴立德,对这几年宣恩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变化感触良多。“这些年,各级越来越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不断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不断提高工作要求,这让我们既觉得压力倍增,更感到责任重大。”吴立德说。


多举并措,构建联动“责任链”


      “对我们建筑企业来说,农民工管理是一大难题。在县劳动保障监察局的帮助下,我们逐步建立起一套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机制。”宣恩县疾控中心综合业务大楼改扩建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

nongmingong3.jpg

构建联动“责任链”


      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六项制度”建设,建立起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按月足额拨付人工费用制度、农民工实名制制度、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制度、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维权信息公示制度等制度,较好形成了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长效治理机制,为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


      走进宣恩县疾控中心综合业务大楼改扩建项目工程项目部,就看到农民工实名打卡通道,一份农民工管理总体流程图,包含了全过程监督工资发放、实名制动态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参加工伤保险等多项内容。


      “在县劳动保障监察局的指导帮助下,我们项目部不断完善农民工信息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农民工管理体系,防止农民工劳动纠纷和讨薪上访事件的发生。”宣恩县疾控中心综合业务大楼改扩建项目工程项目部工作人员说。把主要精力放在平时,不断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和法规政策宣传,不仅帮助农民工维权,也帮助企业建立起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人数逐年增加。面对新形势,宣恩县积极建立“线上+线下”的宣传和问题隐患处置机制,将劳动领域条例法规放在线上、维权投诉渠道建在线上,畅通维权绿色通道,着力排查和调处劳动保障领域的“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需求”等四小问题,紧盯国家、省、州三级根治欠薪网上预警、智慧监察信息平台,确保问题“接诉即办”、“未诉先办”。


      2019年以来,宣恩县在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案件受理、拖欠人数、拖欠金额“三下降”目标的基础上,坚持防欠与清欠相结合,多措并举,着力规范工资支付行为,采取日常检查、曝光典型案例、加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建立欠薪台账、约谈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多项举措,促进治欠保支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积极构建劳动保障监察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合作机制,明确乡镇劳动保障监察员,实现县乡镇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各部门通力协作的新机制,确保治欠保支工作取得实效。”宣恩县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吴立德说。


执着坚守,架起温暖“连心桥”


      在严寒酷暑中奔走、在逢年过节中坚守,这是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工作常态,只为了千方百计做好全县治欠保支工作。


      “这几年,随着县内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范围不断扩大,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没有完全杜绝。加之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一个问题多个平台反映,我们工作的强度持续加大,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服务带来很大挑战。”宣恩县人社局分管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劳动保障监察局每年接待群众投诉及咨询达600余人次。


      为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拿到“血汗钱”,“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工作常态。尽管路上多风雨,但县劳动保障监察局的同志们从未停止过前行的步伐。


      “不管多么艰难,我们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不放弃一点希望,竭尽全力帮助农民工拿到应得的工资。”宣恩县劳动保障监察局执法股股长胡明义说。


      胡明义在劳动保障监察战线上奋战多年,对于广大的农民工他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也是农民家庭出生,有时候看着农民工为了讨薪,席地而坐,我们真的很心酸。”胡明义说。


      在法定节假日等讨薪案件集中的时期,劳动保障监察员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吃不上一口饭、喝不上一口水。早起、熬夜、争吵,甚至被人围攻,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永不言弃的信念,源于他们对农民工的责任和牵挂。“不愿放弃,也不能放弃,对农民工来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就是他们最贴心的依靠。”县人社局分管负责人说。


      “劳动保障监察局的同志真的把我们当作自家人。”“劳动保障监察局的同志对农民工的情感和关心,让我们十分感动。”一句句朴素而真挚话语,道出了农民工们的心声。


      正是这样的真诚,才建立起连接农民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暖心桥”,让党和政府关心关怀暖阳普照。


      不怕困难、一心为民,一路走来收获的是积极的成效、农民工的信任、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今年来,宣恩县劳动保障监察局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49件,为251名农民工追发工资255.48余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恶意欠薪案件2起,有力打击了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