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图书馆是与现代文明同步的窗口,是村民望向都市的一座灯塔。
恩施市新塘乡木栗园村,山大人稀,地势险要,“家玥的乡村图书馆”就坐落于木栗园村的深山之中。
书香伴成长
7月26日,我们见到了“家玥的乡村图书馆”。这是一栋独具土家特色的吊脚楼式图书馆,由谭家玥自己的老屋改建而成,从换瓦、换木材、重铺地板再到搭楼梯、刷油漆、建书架,工作繁琐,谭家玥全程跟进,丝毫不放松。
改造这栋乡村图书馆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前期如何给房屋加固、如何解决漏水问题、夏天如何防潮等,谭家玥都一一克服了,他说:“想要振兴家乡,读书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今,这栋原本空荡的阁楼已经摆满了木质书架。据说这些书架也是谭家玥从淘汰的办公家具中挑选出来改制而成的。
除此以外,他还利用老屋改造过程中剩下的边角料做成了书架。
推门进去,书架上面已经摆满了各类书籍,书香混合着木头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今后,村里的小朋友及留守老人便有了更多看书学习的机会。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以前村里没有这个条件,家里小孩想看书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去买,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图书馆,孩子一放假就可以去那儿看书,遇到不懂的知识还可以向志愿者请教。”村里一位老人告诉我们,他有时候也去借一些书来看,慢慢地也爱上了看书。
谭家玥认为,建造“家玥的乡村图书馆”,不仅让孩子觉得这个房子是他们的图书室,还能让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好玩,愿意再来。
暑期,有很多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到木栗园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志愿者多是年轻人,他们有活力、有见识,他们的到来,为这座乡村图书馆带来了蓬勃朝气。
在这栋乡村图书馆,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或整理图书,或为村里的小孩辅导,这样其乐融融的画面成了该村最美的一道风景。
“我大学刚毕业,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喜欢阅读,上了大学以后,阅读量渐渐减少,来到这个地方,我就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里的生活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认知水平,我也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影响身边的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西西弗书店,在书店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中午都可以看书,进入社会以后,阅读便难以保持,在这里,我又重新拾起书本。”
“我一直默默关注谭哥乡村图书馆的改造,今年有时间,就想着过来帮忙。”
志愿者的加入,为乡村图书馆注入了活力,也引领木栗园村村民踏上阅读之路。
文化活动浸润乡村
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乡村图书馆的内涵。7月26日,恩施市图书馆干部职工走进新塘乡木栗园村,寻访“家玥的乡村图书馆”,针对村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展开了深入交流。
坐在图书馆安静地读一本书,对于城市的孩子也许不算什么,但对大山深处的儿童来说却是难以企及的梦。
下一步,市图书馆将以“家玥的乡村图书馆”为依托,打造“土家娃”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土家娃”亲子阅读主要以少儿阅读推广为主,读者对象为3-12岁儿童及家长,活动围绕民族民俗、中华传统节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展开,突出恩施土家文化特色。通过有趣的绘本故事、青少年心理成长教育、科学小实验、亲子野外互动及亲子手工等形式,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参与进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促使孩子爱上阅读,掀起全民阅读新浪潮。
同时,在村里增设“流通图书点”,加强流通图书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并根据乡亲阅读需求定期进行图书更换,满足村民阅读学习的需求。
开展“土家娃”系列乡村阅读推广活动,将为广大村民带去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对助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发挥乡村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职能,激发村民的阅读热情影响深远。
“虽然乡村图书馆只是很小的空间,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体验,启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小小的图书馆为乡村小孩带来改变。”恩施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文化引领和支撑作用。
乡村图书馆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打造乡村图书馆,可以展示当地的文化、经济特色,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图书馆不仅点亮了山村儿童和老人们的生活,也成为木栗园村对外交流的一个新平台。
通过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等方式,一些浅显易懂和实用性强的书籍,让乡亲们在阅读中就可以学习各种实用技术,大力推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了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家玥的乡村图书馆”把青年力量引入乡村,激活乡村,以一种新的方式改变着乡村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