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书屋> 详情
吉林长白马鹿沟镇:加强书屋“建、管、用” 文明新风“活”起来
2022年09月0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唐荣欣

  农家书屋作为惠民工程,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堡垒,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粮仓”。近年来,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围绕“建、管、用”三项举措相结合,着力打造农家书屋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形成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的生动局面。


  

  “软硬”兼施,夯实服务基础。马鹿沟镇持续加强软硬件设施升级,通过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认真学习《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充足,确保图书节约有序进行,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书屋的硬件设施也不断升级,配置了必要的照明、书架、桌椅等,不断完善全民阅读主阵地,培养群众阅读行为,提升群众阅读体验。


图片2.png

  

  “丰富”多样,悦享精准供给。为了有效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拥有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图书,定期向群众询问图书种类需要,实行“群众点餐、文化送餐”,更新少儿、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医药保健、科普教育、农业种植以及新农村发展建设等多种类书籍,让群众由阅读转变为悦读,使之真正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充电房”“致富屋”。

  

  “盘活”阵地,助力志愿活动。马鹿沟镇农家书屋以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目标,采取“党建+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方式,开展了以“基层宣讲接地气,党的声音入民心”、“送书下乡到书屋,文化惠民暖人心”、“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喜迎二十大,书香润万家”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引导群众进得来、坐得住,爱读书、好读书,打造成党员干部群众提素质助振兴的“加油站”,学党史悟思想的“新课堂”,倡文明促发展的“新引擎”,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和 ‘文化加油站’。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