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百色市聚焦农家书屋阵地建设和规范管理,以抓出成效为目标,创建适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农家书屋新模式,真正把农家书屋“管”起来、“用”起来,把群众读书的热情“提”起来,使乡土文化“活”起来,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精神殿堂,真真正正地发挥小书屋大阵地的作用,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大力发展数字农家书屋
群众扫描二维码浏览数字农家书屋
百色市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获取外界的信息比较困难,为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状态,全面提升百色市农村地区文化整体素质,2013年起,百色市开始建设数字农家书屋。
针对当时农村没有网络,没有通电视光缆的情况,百色市利用“小锅盖”接收卫星传输信号不定期对数字农家书屋机顶盒内的硬盘进行更新,共建设了98家示范(数字)农家书屋,为全市大力发展数字农家书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16年开始,百色市为了提升数字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将广西广电网络在开展建设村村通电视网络光缆建设数字网络图书馆与建设数字农家书屋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广电网络为农家书屋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或智能化管理,使数字农家书屋在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2021年底,百色市开始策划建设互联网数字农家书屋,利用百色市图书馆数字图书期刊资源,群众通过微信扫码关注百色市图书馆,打开“云悦读”,就可以随时随地免费阅读图书馆电子图书和期刊,轻松实现掌上扫码“博览群书”。2022年 ,百色市以配送农家书屋补充更新的出版物为契机,将“百色数字农家书屋”宣传海报跟图书一同配送到全市1884个农家书屋,在书屋内外张贴宣传海报,读者扫码便可免费阅读市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和期刊杂志,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科学文化的“精神食粮”源源不断地向农村和农民输送,走出了一条振兴农村文化的新路子。
探索创建流动农家书屋
流动农家书屋为群众提供便利阅读条件
在条件落后的农村,缺少读书条件、缺少文化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家庭居住分散、劳作地点时间不一等原因,要农村群众都在一个固定的地点集中阅览读书非常困难,为此,百色市各县市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建了适合自己的农家书屋模式。
百色市乐业县创建了一批流动农家书屋,或放置在人员较集中的村、屯和村民小组里,或放置在人员集中停留的小商店、农家乐或老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的家里或门前。流动农家书屋的书来自相应行政村的农家书屋,每个流动农家书屋的书架可容纳大约50本的图书。流动农家书屋在各个村里每月流动一次,大部分的流动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都是由退休干部、老党员、青少年学生或热心公益的群众担任。
为把流动农家书屋办好、做大、有效果,乐业县特别注重抓好对流动农家书屋的配送这一关键环节,在配送流动农家书屋中举办阅读分享活动,通过邀请县内在文学、艺术、技术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乡贤作为读书分享人员,通过分享他们在阅读中的收获,激发广大群众想读书、爱读书、常读书。流动农家书屋的设备虽只有一个书架、一套桌椅和一个遮阳伞,但简单的设备却架起了通向知识梦想的桥梁。
规范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早在2010年,百色市为了建设好农家书屋,先在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以人口比较集中、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委会为中心,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文化大户、致富能手家等地方,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要求,全市按照统一书架、牌匾、阅览桌椅、报纸架、管理制度等,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打造了36个农家书屋建设样板。全市就以样板来规范建设以后的农家书屋,严格按照“六有一保证”进行规范化建设管理,即:有图书室、有“农家书屋”牌子、有图书柜、有阅览桌椅、有制度、有专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保证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
截至目前,百色市已建成1856个农家书屋和2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
为了让农家书屋“活”起来,百色市将农家书屋与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农村远程教育室等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引导农民到屋读书,增强书屋的吸引力。另外,注重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农家书屋建设的融合,把农家书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宣传阵地,在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进乡村”“亲子阅读育家风”“书记讲党史”“书记送书”等活动,切实提高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
传播知识促进乡风文明
乡贤学堂开讲
百色市把农家书屋的阅读活动纳入文明实践系列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好相关职能部门作用,不断挖掘群众需求,结合当地特点组织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元旦、春节、“4·23”世界读书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和文化惠民服务活动。注重面向农村青少年群体,把农家书屋拓展为农村中小学生假期阅读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绘画、手抄报、书法创作等系列活动,充实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每年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读书用书比赛,大力宣传读书、用书典型,强化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表彰和激励,带动更多农民群众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学习科普知识的课堂,把农家书屋建成“致富屋”“希望屋”“和谐屋”。
百色市还把认真抓好农家书屋的工作开展与乡风文明建设、农产品网上营销相结合,联合电商服务站、快递服务站,在农家书屋增配电脑,赋予农家书屋“传播电商知识,培养网购网销技能”的新功能,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在网上买商品、卖产品,使农民群众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又得到经济实惠,实现“双赢”,为乡村振兴凝魂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