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草木葱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抬眼皆是满目翠绿,鼻尖索饶的是阵阵茶香。
在这里,全村文明新风已然形成,2019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这样一个村,它的农家书屋是什么样的呢?
团结一心 小小书屋合力而为
从筹划到建成,历时20余天,10余人投工投劳。它的建成,是塘坝村民对乡村振兴、对知识、对未来的期望;它的建成,是塘坝村民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品质的体现。
来到塘坝村农家书屋时,村党总支书记魏国强正在打扫卫生。作为村党总支书记,魏国强在农家书屋建设阶段废寝忘食,他说:“农家书屋在建设的时候,真的是困难重重,但是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建设。很多当时认为的困难,现在看来都不算啥,因为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在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有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感恩释怀,甘于奉献的淳朴之心。
今年七十岁的李大华是一名退伍军人,在说到农家书屋的建设时,李大华开心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我六九年入伍,七六年转业回来,虽然已经退伍很多年了,但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我就要站出来。听到要建这个农家书屋的时候,我就赶紧来帮忙,也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嘛。农家书屋修好了,我是相当的开心,因为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里面的书也很适合我们,有农技方面的,科普方面的,还有很多生活上用的到的。再说现在我们塘坝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更不能忘记党的恩情,人总是要晓得奉献,晓得感恩才好嘛!”
自2020年5月合村以来,塘坝村及时将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纳入了村两委重要工作日程。在建设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尊重群众意见、科学分析、整合资源,将老活动室进行改造,减少项目建设成本,最终建成了这个120多个平方,一次性可容纳五六十人,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各项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藏书内容涵盖儿童、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农技等各类图书报刊总计4000多册的农家书屋。同时,为了不断丰富藏书内容,每年都会通过企业捐赠、爱心捐赠、自行购入等方式更新书库,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如今,站在古色古香的农家书屋里,阵阵书香弥漫,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让人深感惬意和充实。
“屋”尽其用 乡村振兴“助推器”
在宽敞明亮的书屋内,一幅幅油画摆放其中,为整个书屋增添了几分靓色,这些油画可都是塘坝村民的作品。
据了解,塘坝村农家书屋“身兼多职”,在着力打造“川大环艺研究所文创工作室”“合江书院”“蓝顶雕塑馆”“云上锦宿”“竹溪湖居”等品牌文创项目时,更是引进了一批艺术家、企业家、乡村创意产业研发人才落户塘坝,为塘坝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魏国强说:“花了那么多心血建成的农家书屋,能够充分利用起来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通过与党员活动室、农民夜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体育广场、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农耕文化实践基地、童伴妈妈关爱室、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室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共建共享,扩大农家书屋功能运用。不定期免费为村民开设了油画、书法、茶艺、插花、手工茶点制作、茶席制作、雕塑、陶艺、香道等文化培训班,以及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相当受欢迎的,大家都非常喜欢,每次开展的时候都很积极地来参加。”
如今,塘坝村民过上了诗意般的生活,闲来品茗作画,穿花纳锦,美丽的茶园风光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相结合,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下一步,塘坝村将不断丰富农家书屋功能内涵、拓展服务外延,使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走出一条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发展之路,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经营点,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真正使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责任编辑:徐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