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金元镇峦苍柏村距离县城约8公里,过去,受制于地理位置偏僻等不利因素,发展缓慢。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村民共同努力下,峦苍柏村村民收入明显增加,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农家书屋作为基层文化阵地吸引村民前来学习,在帮助群众“鼓钱袋”“富脑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琼英是金元镇峦苍柏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我们村这个书屋面积有90平方米,目前藏书2333册,主要包括科技、少儿、文化、生活等六个方面。”说起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罗琼英如数家珍。
峦苍柏村采取“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的方式解决农家书屋规范化建设所需资金。整合易地搬迁、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等专项资金重点投入书屋基础设施建设;部门、企业、个人等资助的社会资金主要用于添置设备设施;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拿出30%用于日常运行管理。通过乡镇安排公益性岗位+村集体资金预算支付的方式,选拔1名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确保书屋建得起来、能够运转、常年开放。
“农家书屋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书屋,我们看得懂,对增收致富有用,才有吸引力。”峦苍柏村养殖协会会长李兴斌说,能满足老百姓所需,农家书屋才有生命力。
为了提高农家书屋服务群众的实效,峦苍柏村采取“群众需要什么配送什么、群众怎么方便怎么办”,推行“点单服务”,提高针对性、利用率,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书房。积极推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村民只要下载相应APP,便可随时随地阅读。
为延伸农家书屋服务触角,根据村民意愿,峦苍柏村对村上30余名留守儿童实行放学及假期免费托管,专人负责安排阅读或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罗琼英说:“这些娃娃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放学和假期无人看管,存在安全隐患。现在,集中在农家书屋看书、写作业、开展活动,家长都放心。”
[责任编辑:徐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