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樟村坚持党建引领,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农家书屋管理使用模式,使农家书屋成为村民获取知识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
樟村距离市区约8公里,交通便利,村内道路宽敞平坦,四通八达。走进樟村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式的农家书屋让人眼前一亮。20多个具有乡土气息的草凳子整齐排放在两张硕大桌子旁,崭新干净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2000余册图书,有政经、法律、科普、少儿、教育、医卫、保健等类别,可以基本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樟村村“两委”一直十分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2018年,自筹资金将农家书屋改造升级,建设成为具有现代风格的开放式“书吧”。成立农家书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吸纳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作为管理人员,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科学管理使用。
“我们村的农家书屋是开放式的,而且与党群服务中心连在一起,村民到服务中心办事的空隙都可以随便看书。”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黄国健说。
“来这里看书很方便,环境又好,书也很多,敞开式的书屋可以随到随看很方便,我们经常来这里看书。”正在看书的村民农先生说。
为了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樟村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籍学习技能知识,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读书用书的热情和积极性。
此外,还经常组织小学生到农家书屋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以及各种阅读分享等课外阅读活动。同时,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民俗节日、壮族“三月三”、重阳孝老慰问等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设施齐全,不仅有各类书籍,还有电视、免费无线网络,村里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孩子以及外出务工回乡的年轻人,都喜欢来这里看书读报聊天,了解乡村振兴信息等。”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徐福艳说。
近年来,樟村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了10多家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民经济收入得到整体提升。樟村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区级生态村”“广西村民自治模范村”“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等荣誉称号。樟村农家书屋如今不仅是小朋友的学习乐园,更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致富路上的“加油站”,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