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书屋> 详情
马庄村农家书屋成致富“黄金屋”
2023年04月2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贾秉霖 吕迎宾

      走进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冯庄乡马庄村农家书屋,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书籍绘本摆放整齐,细心的图书管理员正忙着为村民查找要借阅的书籍。

mazhuang1.jpg

      强化技能培训,发挥经济效益


      马庄村农家书屋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有各类图书、音像制品等2000多种。村民赵凤鹏利用农家书屋学习烹饪技术,办起了乡村大食堂,年收入达10万元;村民赵长春通过农家书屋组织的技术培训,出资购买花生脱壳机进行花生加工,年收入达20万元;农民张爱云利用农家书屋学到的知识,钻研香菇种植技术,搭建香菇大棚,年收入达60万元……


      这些都是马庄村农家书屋发挥实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马庄村利用农家书屋资源优势,对农民进行养殖、种植、科技、卫生、文化、艺术、法律法规等培训,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技能,实现农民增收。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们学习新知识,端好致富增收“铁饭碗”的“加油站”,涵养书香风气、培育社会新风的“能量场”。

mazhuang2.jpg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马庄村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在财力、物力、制度等方面不断提升,坚决办好农家书屋。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村里在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下,腾出400多平方房屋优先安排农家书屋,并配齐了桌椅、书橱、报架、电脑等办公用具。除县、乡配送的书籍外,该村又投资2万多元,自行购买了200多套儿童玩具,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娱乐空间。


      二是整合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以方便群众为原则,结合本村实际,将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多功能会议室、村民体育健身广场相配套,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三是严格规范管理。按照通许县农家书屋建设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等工作制度,并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管理小组,配备专人做好书屋管理工作,方便群众阅读。

mazhuang3.jpg

      强化载体创新,推动提档升级


      马庄村定期组织中小学生、留守儿童、村民到农家书屋读书学习,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通过开展亲子共读、少年儿童阅读辅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延伸农家书屋作用,扩大农家书屋的影响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同时,马庄村将农家书屋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建设相融合,开展理论宣讲、经典诵读、党史学习等主题活动以及综合性文化活动,持续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让书屋成为村里拥有高人气的“聚集地”。


      为实现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马庄村创新思路,不断加强设施建设,通过扎实推进农家书屋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拓展完善服务功能, 提升乡村文化活动服务效能,使农家书屋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摄影:赵萱 崔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