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书屋> 详情
最美农家书屋|雨城望鱼村:书香飘古镇 古镇面貌新
2023年06月13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鲁妮娜

      6月6日一大早,望鱼村村民辜勇出了门,沿着石板路快走到村子尽头,行云草舍书苑出现在眼前。


      辜勇走进去,拿起一本园艺方面的书,找了个角落坐着仔细阅读起来。


      行云草舍书苑是望鱼村农家书屋,坐落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望鱼村的古镇内。“这里清静,书也多,我们忙完手头事都喜欢过来坐一坐。”辜勇说。

yu1.jpg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望鱼村


      古镇长街上的公共书屋


      红砂石板路纵贯街面,古老木屋散发的木质气味迎面而来,雅安雨城望鱼村,如同一个“避世”的村落,自然而淳朴。


      望鱼古镇老街建于明末清初,主要建筑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这里曾经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严道古道茶马互市的驿站,如今人潮退去,只剩下那条狭长的一字形长街。


      行云草舍书苑就在这样一个古老而安静的街道上——就着古镇原有的木屋老宅改建,书苑不但不显得突兀,反倒是与古镇所散发出的历史底蕴相互映衬着。

yu2.jpg

      望鱼村村民在行云草舍书苑阅读


      走进书苑,书籍的墨香扑面而来。这座182平方米的两层木结构建筑里有着藏书6000余册,内容涵盖理论政策、农业技术、生活百科、中外小说、少儿读物等等。


      农村人读书不易,最大难点在于缺少适合他们读书的环境。


      2022年,望鱼村农家书屋开始谋划改造升级,返乡创业青年张俊春得知后,用自己在外多年积累的经验助力与书屋改造,就着古镇原有的木屋老宅改建的书屋。望鱼村给书屋起名为“行云草舍书苑”。

yu3.jpg

改造升级后的农家书屋行云草舍书苑揭牌


      行云草舍书苑,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阅读点,数架书柜,十数套桌椅,再配以古色古香的装饰,给了村民更加宁静的读书环境。


      购置加上爱心捐赠,让这里不仅有村民们关心的涉农类读物,还有政治、社科、法律、养生、儿童等各类书籍,大大拓展了村民的阅读面,越来越多的村民来这里看书。


      “来读书的村民多了,吹牛闲聊的人少了,打牌扯皮的人也少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望鱼村党总支书记周阳说。

yu4.jpg

坐落在望鱼老街上的行云草舍书苑


      古镇村民的学习课堂


      “最近我又学习了几道新菜,空了来帮我试试。”村民谢远凤看见周阳走进书苑,乐呵呵地给他打了个招呼后,又继续看起手中那本《雅安味道》。


      谢远凤是古镇望鱼石客栈的老板,这家以出售农家菜为主的客栈在古镇经营了二十来年,客栈里有新的菜色推出前,谢远凤就会叫上村民到家里先“试吃”。


      “新菜我都是看书学的,看了书里讲的,再结合我们当地特色改良,多试几次就会成功的。”谢远凤说。


      从小,谢远凤就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过去村里没有农家书屋,谢远凤每次去到城里都会钻进书店看很久的书。后来,农家书屋修起来了,谢远凤看书就更方便了。


      “我最感兴趣的就烹饪和中医方面的书,现在有了这个书苑,我每天都要来看书。”谢远凤翻着手里那本《雅安味道》说,“你看这本书,讲的全部是我们雅安的菜,我想我也可以尝试做更多地道的雅安农家菜,让来我店里的顾客尝到更正宗的雅安味道。”


      谢远凤通过农村书屋学习了烹饪技巧,让自己客栈越开越红火,最近她的客栈正在进行改造升级,预计在国庆节改造后的客栈就会升级为民宿迎接游人。


      同样因为阅读找到人生新方向的,还有村民李永华。


      李永华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有一天,李永华急急忙忙赶到村里的书屋找到周阳:“这里有没有养蜜蜂的书?”


      原来,李永华在电视上看到了养蜂致富的新闻,他想通过农家书屋学习养殖蜜蜂。周阳拿出了农家书屋一整套关于蜜蜂养殖技术的书给李永华,李永华如获至宝,捧着书回家仔细专研。


      从一开始尝试的两三箱蜂开始,李永华的养蜂事业逐渐“兴旺”,如今不仅自己养殖了60余箱,还带动周围20多户村民共养殖蜜蜂300余箱,年出售高山百花蜜达12万元。


      “农家书屋就是村民致富的‘加油站’。”周阳说,在望鱼村,“农家书屋+创业孵化器”的模式成为村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望鱼村农家书屋通过开展“根植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望鱼古镇红军会议旧址作为现场教学中心,串联望鱼镇9个红色资源点,以点连线开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综合收入超500万元。


      行云草舍书苑不仅是村民致富的加油站,还是望鱼村政策宣讲的大讲堂,望鱼村村民的文化休闲站。


      阅读聚集起了人气,行云草舍书苑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展。村民愿意来这里看书,村里就将行云草舍书苑作为平时村里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更成为全村思想文化阵地。


      行云草舍书苑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儿童之家、文化院坝等空间功能资源,打造“党群服务+农家书屋+文明实践”综合体。


      通过“农家书屋+基层党建”,望鱼村以党员教育培训为抓手,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党员、干部中常态化开展党的思想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理论政策,将本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使全村的党员、干部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意识全面强化,党组织战斗力全面提升。


      而“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的模式,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感染人、振奋人,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文明村风。


      这一切,让村子的面貌从内至外都发生着变化。

yu5.jpg

行云草舍书苑也是全村思想文化阵地


      古老村落的对外窗口


      行云草舍书苑还是村里小朋友们的小“乐园”。


      3月8日,行云草舍书苑揭牌当天,村里好奇的小孩们都蹲在门口打量。书苑把孩子们请了进来,组织他们一起阅读。之后,书苑将每个周六作为活动日,举办读书会邀请孩子们参加,还会为表现积极的孩子发放小礼品。


      读书会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刚开始,孩子们在活动里总低着头扭扭捏捏,现在分享会上总能看见孩子们积极发言的身影。


      “书苑里的人会教孩子们分析问题,带着他们读书,孩子们喜欢来这里看书,写作业,做游戏。”周阳说,“每到周末,书苑里都是看书的孩子。”

yu6.jpg

行云草舍书苑举行读书分享会


      孩子们不再是窝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而是对阅读表现出浓厚兴趣,这让家长们也感到安心。


      “村里的人要留下来,就要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农村里的孩子和城市里不一样,他们也许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书籍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接触外界的窗口,改变他们的思想,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张俊春说,“通过书籍了解了世界,才会更热爱自己的故土。”

yu7.jpg

读书分享会吸引了望鱼村的孩子们参加


      农村书屋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感染人、振奋人,,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文明村风,让农村激发出新活力。在张俊春看来,行云草舍书苑这个农村书屋漂流点就像连接望鱼村和外界的桥梁,让村子里的人看到外界,也让外面的人更加深刻地认识望鱼村。


      行云草舍书苑古朴而幽静,让路过这里的人情不自禁驻足。这里因此也成为望鱼古镇新晋网红打卡点,沉寂的古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行云草舍书苑给了游客一个可以“躺平”的公共空间,游客到了这里,煮一壶茶,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古镇中享受慢下来的时光。古镇留住了人,古镇旅游自然也能带动起来,望鱼村上20余家餐饮民宿接待点都正在或完成了改造升级,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yu8.jpg

“本地书友+游客”阅读活动


      而望鱼村也抓住机遇,将阅读赋能旅游,构建“本地书友+游客”的阅读活动组织模式,与雨城图书馆共同建立“文化雨城·阅读越美”“绣球花—美学亲子悦读汇”“月光下的图书馆——晚间阅读会”等读书品牌,定期举办阅读活动,并将阅读推广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带动和服务游客参加读书活动。


      “村子有了人气,就一定可以兴旺起来。”看着特意来行云草舍书苑“打卡”的游客,周阳充满希望地说。(供稿单位:雅安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