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书屋> 详情
返乡乡贤创办公益书屋 点亮居民书香生活
2023年08月0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陈显萍

      7月28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社区由返乡乡贤贾志勇创办的农民公益书屋里,前来看书读报的居民络绎不绝。读者中有花甲老人,也有稚气孩童,更不乏在社区创业的年轻人,农民公益书屋已成居民的精神“文化粮仓”和补充知识营养的好去处。


      在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里,四周崭新的钢结构书架上,各种图书杂志有序摆放。“贾志勇创办的农民公益书屋可是俺们的‘加油站’和‘充电屋’,政治经济、种植养殖、医疗卫生、书法绘画等书籍门类齐全,想学什么就看什么,俺社区的一些种养户都是在这里学习的知识和技术。”正在阅读书籍的老党员贾进功说道。

fan1.jpg

      学用结合为乡村振兴助力


      据了解,今年46岁的贾志勇,当年从甘肃中医药学校毕业后就投入了商海之中,远赴青海省海西州一个小药店当学徒。由于他头脑灵活、聪明好学,很快成为店里的行家里手和顶梁柱。经过多年的销售经验积累,他“另立门户”自己单干,10年间,扩展到在当地开设了7家大型连锁店的规模,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13年,贾志勇毅然返乡回到年迈的父母身边,决心再开辟出一条能带富一方群众的致富门路。通过到先进地区的市场考察、调研,他把目光投向市场前景广阔的巴马香猪和优质湖羊养殖上。成功总是偏向有能力、有把握的人,短短几年间,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的养殖场就滚动发展到存栏香猪250头和湖羊200只的规模。


      养殖上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贾志勇认为除了虚心向身边的养殖能人请教外,最主要还是通过读书获取的知识营养和善于学用结合取得的成果。在养殖过程中只要遇到一些疾病防治等疑难杂症问题,他就喜欢从书本上找答案,整日泡在书店里,一本书一本书地仔细看,一直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止。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买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并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当地有名的养殖行家里手。


      爱买书、善用书,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致富技能,几年下来,他购买的各种书籍存量达2000多册,其中80%的都是新型养殖技术和现代农业种植等方面的实用书籍,村民知道后纷纷来他这里借书看。于是他在养殖场腾了一间房子建起一个简易书房。每到午后夜晚,刮风下雨,农闲时节,居民们都往他这里聚集,各取所需,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就连一些爱打牌的人也被图书吸引,到他这里寻求读书的乐趣。


      提档升级打造阅读新空间


      “我们从脱贫到乡村振兴,文化是主要承载,这些文化从哪里来,我想书籍是一个重要载体。”贾志勇说道。基于这种感悟,他便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为何不把自己读过的这些书籍充分利用起来,创办一个公益书屋,打造阅读新空间,进一步方便居民阅读。他把这个想法跟亲朋好友们一说,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都情愿拿出自己的藏书支持他办农家书屋。


      贾志勇深感自豪地介绍说,他最大的财富就是从商期间结识了一大批天南海北的知心朋友,大家虽然相隔数千里却亲如兄弟姐妹。面对图书存量短缺的短板,他向各地的朋友们发出了图书“征集令”。没想到“征集令”发出后,一件件高质量的书籍包裹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短短一个月就收到朋友捐赠的各种高质量适用书籍1万多册。


      “万事俱备就差书屋”。于是贾志勇利用养殖场办公区,投资40多万元,筹建起一座办公小楼,将一楼光线最好的两间作为图书室,并配备了崭新的不锈钢书架、大型阅览桌和椅子、空调、饮水机等设施和设备。今年3月,一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藏有政治、经济、法律、种植、养殖、卫生、文学、书法、童话等各类书籍1.5万册的农民公益书屋正式挂牌成立。


      贾志勇激动地说:“朋友们的热情支持,更坚定了我办好公益书屋的决心”。他表示,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坚持“居民需要什么书屋就提供什么”的原则,尽力满足不同居民的阅读需求,确保书屋藏书常添、常换、常新,吸引更多居民读书、用书,让阅读成为居民的一种习惯,帮助他们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真正受益。


      今年43岁的居民陈崇选此前在洛阳涧西区开了一家小店,2019年返乡后在贾志勇的热心帮助下,通过市场考察、研究,创办了洛阳市勤丰有机肥有限公司,主营花箱土、草坪土、盆栽土等各种营养土。经过两三年的打拼,他的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市场。2022年,公司营养土销量达5000吨,净利润约50万元,既解决了农村环境问题,还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陈崇选介绍说:“没有贾志勇热心帮助,我的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效益。当时没项目他和我一起搞市场调研,没技术他给我送来有关专业书籍,产品不达标准他帮我一起在现场找原因,没销路他和我一起开拓市场,可以说是公司里一名不拿薪金的‘高管’。尤其是他创建的农民公益书屋,24小时都不关门,遇到什么困惑问题,随时可以去‘充电’,包罗万象的书籍,成了我创业的‘智库’。”

fan2.jpg

      延伸服务让阅读触手可及


      贾志勇创办的农民公益书屋,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特殊的所在。居民高智勇几乎天天泡在公益书屋里,他说:“贾志勇的农家书屋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延伸和纽带,使其成为农民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乡贤农民公益书屋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更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读书热’‘爱读书’成为我们贾滹沱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为丰富公益书屋的内涵,贾志勇在管理好养殖场的同时,坚持把农民公益书屋与读书会结合起来管理,实行资源共享,增强了书屋的生命力,经常组织开展书画展、摄影展和读书分享会、致富交流会等各种文化和读书活动,通过组织少年、青年、老年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读书分享活动,让广大居民从读书活动中升华思想、获得技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平时很喜欢读唐诗。”贾滹沱社区大二学生陈璐艺高兴地分享了她对唐诗的喜爱。这是近日,贾志勇在农民公益书屋开展的“一处书香地,满村读书人”阅读分享活动,吸引来10多名暑假学生参加了读书分享活动。


      自贾志勇的农民公益书屋建立以来,居民的业余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农闲时就凑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现在没事就往书屋里跑,看书读报成了居民的一种新时尚。书屋之所以这样有人气,是因为居民感觉到这里读书看报,能学科技、长见识,学到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能广泛应用,先后有数万人次在公益书屋“淘金”,数百名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居民从中受益,目前,社区已涌现蛋鸡、生猪、肉羊、苹果、鲜桃和门窗加工、有机肥生产等致富能人100多名。


      “贾志勇这个‘养殖倌’有点‘潮’,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是个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有胸怀、有爱心的新乡贤。”居民贾大昌说。返乡后,贾志勇不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祖传的酱菜非遗制作技术传授给居民共同致富,而且,还牵头组建起洛阳牡丹红十字服务中心孟津志愿者服务队,组团致力于公益事业,先后资助贫困、病患老人和品学兼优贫困学子圆梦等公益活动500多人。2022年,贾志勇被洛阳市评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职工,还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银奖的获得者。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只有抓住乡村振兴这个魂,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才能真正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贾志勇决心把农民公益书屋打造成新农村的文化地标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居民获取农业知识营养,走现代农业致富之路的“大课堂”“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