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叠翠,贡水潺湲。在武陵山脉的怀抱中,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以书香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近年来,宣恩县持续创新农家书屋“161”工程(1个城市阅读空间、6个样板农家书屋、1个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让书香浸润街巷阡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三个精准,擘画阅读新图景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宣恩县打造全民阅读矩阵的诀窍,宣恩县用“精准定位、精准布局、精准推进”三把钥匙,打开城乡阅读新天地。
宣恩县将全民阅读工程作为城乡文化生态重构的战略支点,将全民阅读作为提升群众素养、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锚定“全民阅读培育文明乡风”目标,全力布局阅读网络。按照县城—乡村—品牌的思路,精心布局“161”阅读网络:1座书院辐射县城,6个特色书屋点亮乡镇,1个“仙山贡水 ‘悦’读宣恩”阅读品牌激活文化基因,打造覆盖全县的阅读矩阵。
县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场地、资金、内容和培训等环节,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图书资源调配,县财政局落实专项资金保障,乡镇强化组织支撑,形成全域联动的工作机制。截至去年,该县已建成城市书院1个、图书馆分馆3个、图书流动服务点24个,农家书屋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
三个打造,构筑精神新高地
在县城兴隆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一座320平方米的鹿鸣书院成为了城市文化新地标。这座由政企共建的“城市书房”,2023年开放首日即创下千人流量。
在全州最大安置点沙道沟镇酉水情社区,5000册书籍筑起的“知识方舟”,精准对接了群众阅读需求;高罗镇歌乐城社区“四点半学堂”化身留守儿童的“守护驿站”,以防溺水课堂、法治宣讲提升了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从鹿鸣书院的时尚建设到农家书屋的精神传递,宣恩县通过打造居民心灵栖息地、乡村建设新支点、乡土情怀“金名片”,构筑起全民阅读的立体图景。
贡水河畔的书页翻动声,应和着乡村振兴的时代节拍。这里,墨香浸润的不仅是纸页,更是一座城镇节节生长的文化脊梁。在这幅全民共绘的阅读长卷中,每一处书屋都是安放乡愁的驿站,每一次翻阅都是照见未来的星光。
三个助力,谱写振兴新篇章
初春,在宣恩县李家河镇川大河村,那里柚果飘香。
在农家书屋里,农技服务小队的队员正抱着《贡水白柚种植宝典》埋头取经,他们把书中技术运用到柚园。如今,这里的白柚不仅走出大山,还走向了外国市场。
书香浸润沃土,不仅孕育着产业硕果,更滋养着文明之花。在“文明家庭”“书香农家”推荐活动中,村民将尊老爱幼、诚信友善刻进家风传承;高罗镇学子刘平康在书屋博览群书的身影,化作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墨香,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
书页间的智慧遇见山水田园,碰撞出农文旅融合的璀璨火花。去年,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以“主客共享、景城一体”的创新模式,吸引了万名游客漫步贡水河畔。通过打造鹿鸣书院等城市书房,让游客在了解城市之时,尽享阅读乐趣。
“全民阅读是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内生动力。”宣恩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162个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实现“五体联动”,“15分钟书香圈”已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从培育产业、滋养文明到助推文旅,全民阅读正在宜恩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书香正化作万千种子,在课堂上萌发希望,在田野间抽穗丰收,在街巷中绽放文明。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