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19时30分,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延安镇华南村农家书屋灯光在夏夜为孩子们点亮——由驻村工作队筹备的村里首个儿童假期陪伴营正式开营。这场集阅读指导、作业辅导与专注力训练于一体的活动,让20余名儿童的暑假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从“野放式假期”到“陪伴式成长”。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发现,村里孩子的假期多处于“放羊状态”,要么沉迷手机短视频,要么在山野间疯跑,不仅作业拖沓,也难养成阅读习惯。村民们常念叨“没人管娃”,这成为了工作队心头的牵挂。
如今,2000余册分级图书在农家书屋筑起知识城堡。绘本区里,学龄前儿童指着《小蝌蚪找妈妈》的插画轻声提问;科普角前,高年级学生正围着《海底两万里》探讨深海生物;文学架旁,11岁的廖春颖捧着《名人传》认真规划:“这周要读完三本书!”
“积分卡”撬动阅读兴趣。“读书积分卡”成为了孩子们最珍视的宝贝。这个由工作队设计的激励机制,让每本书的阅读都化作看得见的“成长印记”——集满5张卡片就能兑换精美文具。在兑换台前,刚拿到卡片的孩子们互相展示着“战利品”,脸上的笑容比夏夜星光更亮。
五年级的廖茜兮曾最怕写作文,如今却能用“首尾三明治”写作法在半小时内完成100字草稿。“原来,写作文这么简单啊!”她举着草稿纸的样子,让辅导工作队队员想起刚见她时咬着笔杆发呆的模样。一年级的廖小小,不仅在“一对一”指导下纠正了握笔姿势,还学会了用拼音给远方的父母书写短信。
专注力训练成为“爆款项目”。“1、2、3……”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手指舒尔特方格上的数字大声认读。驻村队员介绍:“这是公认的专注力训练工具,每天10分钟,可改善上课走神、写作业拖拉。”当“22秒10,等级优”的成绩报出时,孩子们的欢呼声充满了书屋。
“这里比手机好玩多了!”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举着积分卡的笑脸,成为驻村工作队最珍贵的“勋章”。从解决“看护难”到培养“好习惯”,华南村假期陪伴营不仅是一项惠民举措,更是乡村振兴中“精神富农”的生动实践。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