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这天一大早,河南汝州市洗耳河街道南关社区的农家书屋内热闹非凡,辖区南关小学的十几名学生和社区志愿者一起认真地整理书籍。有的细心地把没有拆封的图书拆开,有的在认真对图书编排、查阅目录,还有的将图书位置进行重新调整摆布。经过大家2个多小时的努力,书屋内2800余册图书整理完毕,有序摆放。
紧接着,孩子们便在书屋里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一起讨论读书的重要性,体会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临近11点,孩子们还没有看够,志愿者便把孩子们挑选的书籍一一登记,让他们回家继续阅读。实践出真知,科普阅读相结合,借完书,孩子们一起到书屋隔壁的科普室开展科学小实验,再次体验科技的乐趣。
据负责书屋的志愿者南关小学的冀俊瑶老师介绍,每到周末,前来协助整理书籍、看书借书的孩子络绎不绝,既增长了知识,又丰富了孩子的闲暇生活,孩子、家长、学校、社区都满意!
像南关社区农家书屋一样,在河南汝州有462个农家书屋,其中数字农家书屋48个。农家书屋选址均在村部,书屋使用面积均在20平方米以上,各个书屋均配备有书柜、桌椅等基本阅览设施,每个书屋藏书约1500册,种类涉及科技、政经、文化、生活等,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阅读条件。
近年来,汝州市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委、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围绕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素质,切实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着力打造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汝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文化部门制定了农家书屋工作的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市图书馆做好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每所书屋都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员,保障农家书屋工作顺利实施。农家书屋建成后,设置统一标牌,书屋管理、借阅等制度安装上墙,配齐借阅登记簿,保证固定的开放时间,实行免费借阅,做到书屋整洁、环境卫生,尽力为广大农民服务。
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农家书屋发展,各乡镇(街道)依托农家书屋,主动开展了阅读演讲、读书征文等群众读书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书屋惠农民•书香飘农屋”为主题的阅读演讲、“农家书屋”管理员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培养广大群众的阅读习惯。庙下镇小寨村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引导农民学习甘薯种植技术,建成了豫西地区规模最大的薯粉加工基地。临汝镇郝寨村将农家书屋和村史馆建设相结合,展示宣传村史,树立学习风气,倡导文明新风。南关社区将农家书屋建设与全民阅读、党员活动、文体活动、理论宣讲等各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先后组织开展“悦读经典•品味书香”先锋读书活动,邀请老党员到书屋给辖区少年儿童讲红色故事,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通过这些主题文化活动,既“送”文化,更“种”文化,赋予了文化阵地的新内涵。
在汝州市农家书屋工作推进过程中,河南省委、平顶山市委、汝州市委宣传部领导多次实地到农家书屋进行调研指导,要求农家书屋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书籍种类要丰富多样,阅读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在促进生产生活方面要收到实效。2021年11月份,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谭福森来到南关社区,为社区农家书屋和南关小学捐赠图书1000余册,并鼓励社区一定要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学习型社区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将农家书屋真正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和倡树新风的阵地,让农家‘小’书屋绽放社会‘大’文明。我们将启动2022年“书香汝州”建设行动,将“农家书屋”和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机融合,依托农家书屋为主阵地,在全市21个乡镇(街道)和462个行政村(社区)开展“书香乡村”“书香社区”“书香校园”建设,评选“最美读书人”,不断丰富全民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助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汝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焦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