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湖北省恩施市2025年村党组织书记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培训为期5天,通过理论辅导、案例分享、书记论坛、实地考察等方式,为村党组织书记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充电赋能。

七里坪街道鸭子塘村“两委”成员组织召开群众会
近年来,恩施市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通过“雁阵成长”计划,持续健全完善村干部队伍成长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管理规范的新时代高素质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双培”行动赋能“头雁”领飞
“崔家坝的羊肉沉寂了多年,我通过拍摄、发布短视频介绍崔家坝羊肉历史及制作过程,吸引了不少过路游客品尝,生意逐渐红火。随后,村‘两委’又带头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吸引在外党员创办直播带货基地,打造了多个乡村土特产带货主播,并对接快递公司降低运输成本,为村里的农副产品找到了出山的新路子。”培训班“书记论坛”现场,恩施市崔家坝镇南里渡村党支部书记李纯斌分享带领群众直播带货的“致富经”,引来掌声不断。
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领头人,“领飞”能力强弱直接关系村党组织的战斗力。

秋木村党总支书记何文忠(右一)在秋木村西流水葡萄园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针对农村党组织书记高学历占比低、“领飞”能力弱等实际,恩施市以“头雁双培”行动为抓手,通过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学历、技能,进而提升“头雁”引领带动能力。
“双培行动采取‘个人申请+乡镇推荐+组织部门审核’的方式,确定学历提升对象,依托定向委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国家开放大学等平台对学历提升对象进行培养,每年预算3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鼓励学历提升,确保2026年换届时村党组织书记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恩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通过创业致富带头人工程培训、市直各职能部门联动培训和自学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等模式开展技能培训,同步提升“头雁”致富带头能力。

花枝山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目前,“双培”行动不仅让恩施市41名村党组织书记实现了学历、技能双提升,还拓展了他们的发展空间,拥有了更多选择权,仅2024年该市就有1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公务员队伍,大大激发了“头雁”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分类培育助推“群雁”齐飞
村“两委”干部是雁阵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聚焦“结构不优”“素养不高”“动力不够”三大突出问题,恩施市坚持聚焦靶向、分类施策。紧扣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队伍,有效解决了“结构不优”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李正地在村集体榨油坊直播室进行带货直播,为村内土特产打开销路。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训“两委”干部4500余人次,选派80名“两委”干部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学习,对520名“两委”成员实行“青蓝结对”帮带,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两委”成员215名,村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实施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成效挂钩,激发村干部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2024年,709名村“两委”干部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分成奖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动力增强。
跟踪培养托举“雏雁”跟飞
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乡村发展的新生力量,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恩施市始终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抓手,由市领导带队遍访206个村(社区),坚持突出政治素质好、能力素质强,群众口碑好、服务意识强的“双好双强”标准,明确11类“不选情形”,按照综合测评、研究会商、市级联审、市委常委会研究等程序,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重点从现有“两委”成员中择优一批、从村内各类能人中推荐一批、从在外优秀人才中回引一批、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中统筹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按照每人一套档案、每年一次跟岗、每季一次总结、半年一次评估、每年一次座谈的要求,加强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

鹿院坪村党支部书记李路(右一) 到鸡场检查运营情况
截至目前,恩施市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58名,“两委”后备干部663名。
“我们对确定后备人选实行‘一对一’培养机制,全方位、全过程跟进指导,确保有人选、选准人、用得上。”恩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自“雁阵成长”计划实施以来,恩施市村干部平均年龄42岁,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91%,后备干部平均年龄35岁,182名“90后”加入村干部队伍,全市村干部队伍成长体系不断健全,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持续提升。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