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大蒜咖啡”香飘高山村 新农人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5年03月1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刘雪 何志敏 林可君 魏刘庆 吴宛静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高山村,被大片的稻蒜轮作农田包围着。村口两栋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从众多农家小院中凸显出来,靠近玻璃大门,一股混合着大蒜香气的浓浓咖啡味扑面而来。

  DSC00608.jpg

  这里便是被誉为“生长的聚落”的乡村振兴新地标——高山村榜样青年CSA社区。这里不仅孕育出了大蒜咖啡、红香糯米酒等创新产品,更汇聚了一群怀揣梦想的“新农人”,他们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与乡村共成长的动人篇章。

  

  创业孵化:以产品化思维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社区创始人戴超,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带着对乡村的热爱与梦想,从北京转战成都。高山村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他留下,这里也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大蒜咖啡,便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第一个产品。

  

  “大蒜咖啡的研发不是一种机缘巧合,而是在创业这个赛道里必须要做的。”之前的民宿创业经历让他对乡村产业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为了延长乡村企业生命周期,他决定围绕乡村产物进行产品研发和测试,将乡村变成一个能将产品品牌化、普及化的场所。

  9163DBC71920E32093592F86A5705F57.jpg

  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与尝试下,戴超瞄准了高山村的特产——红七星大蒜。在前往日本学习了大蒜脱硫工艺后,“大蒜咖啡”应运而生。

  

  “我们这一代人在思考乡村振兴时,要以一种产品化思维去看待,乡村振兴不仅是经营好一个院子或者是一家农家乐,更要让农户们持续增收,最重要的是明确产品的发展导向和不断产出。”

  

  团队为了进一步契合乡村场域特征,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咖啡被研发出来,米乳咖啡、羽衣甘蓝咖啡、凤梨咖啡等相继诞生。

  DSC00555.jpg

  榜样青年CSA社区是由闲置的村委会旧址改造而成,如今已成为一个集创意、创业与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混合社区”。这里不仅为年轻人创业和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成功孵化出了品牌化农作物产品,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全新思维模式。

  

  创新机制:搭建青年创业试错与成长平台

  

  戴超介绍了社区的合伙人机制,社区联合公司为来到这里创业的年轻人提供资金和空间,鉴于年轻人经验不足,社区允许他们进行试经营,“在试经营之后,如果发现亏损了,我们公司会帮忙进行数据诊断,提供调整策略,直至营收正常。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他们创业的成功几率。”

  

  叶秋是现有的45位主理人之一。布粉、压粉、萃取浓缩液、打奶泡、拉花,制作咖啡的熟练程度让人丝毫看不出来他曾经是一位婚纱摄影师。叶秋转行加入榜样青年CSA社区,主要负责宣传拍摄和产品设计,也是“后备箱咖啡”售卖项目的负责人。

  DSC00550.jpg

  “在乡村,不像城市那么嘈杂,不会让人觉得浮躁和节奏快,创作灵感和输出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叶秋性格相对腼腆,宁静舒缓的乡村环境更符合他松弛感的特质,让他更有归属感。

  

  “乡村不光能够让人自然放松,更能让人回到健康的生活上。我觉得大家应该多出来走走,多亲近亲近大自然。”大蒜咖啡的研发过程,既融入了叶秋个人的兴趣与才华,也离不开当地农户的支持与配合,它更像是一个桥梁,连接着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让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聚焦于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

  

  开展培训:拓宽人才孵化领域

  

  在温江区政府的扶持下,高山村村委会联合多方力量,定期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24年11月8日,榜样青年CSA社区结束了最后一期温江区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大蒜种植”培训,教他们利用科技化手段提高种植效率并实现高产。

  DSC00572.jpg

  来自温江区和盛镇的女孩小婷是本次培训的学员之一,虽然因为意外失去了一条腿,但她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她曾参加和盛镇的一个残疾人文创项目,学会运用树皮做工艺品画作,这次大蒜咖啡的神奇搭配吸引了她前来参加培训。“这次过来培训是想了解他们这边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大蒜咖啡是怎么一回事,学习他们的创业思路和经验。”

  

  像小婷这样的故事在社区还有很多,通过开展系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专项培训课程,榜样青年CSA社区吸引了越来越多身残志坚的青年人前往,社区也进一步拓展了人才孵化的边界,赋能多元群体成长。

  

  党建领航:科技赋能推动乡村转型

  

  作为高山村人才培养与孵化基地之一,随着榜样青年CSA社区不断地发展壮大,每年能容纳和吸收更多的新农人回乡创业,为高山村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的力量。其“野蛮生长”的背后,离不开高山村村委会的帮助和支持。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高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颜泽菊虽然才40岁出头,但已在这里工作了20个年头,榜样青年社区便是在她的提议和推动下建立的。

  DSC00670.jpg

  2017年,颜泽菊当选高山村党总支书记,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主动与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洽谈合作事宜。2021年9月,成都现代都市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高山村合作建设的环川农大成果转化区重点项目——“川农牛科创农庄”正式投入运行,该科创园依托周边高校人才资源,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

  

  在村委会的不懈努力下,高山村逐步形成了“科创+人才+N”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高山村农业科技的进步,更促进了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高山村的农产品因此变得更加多元化和高端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游客前来体验和购买。

  

  大蒜咖啡的香气,正从成都温江高山村的青年榜样社区飘散开来。这股香气,不仅留住了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更勾勒出活力四射的乡村未来蓝图。

  图片2.jpg

  一群怀揣敢闯敢试精神、具备独特眼光与创新思维的年轻人扎根高山村,以实际行动深耕乡土。在他们的努力下,高山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正朝着灿烂前景大步迈进 ,为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样本。(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假期社会实践成果,由林晓华教授指导完成。)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