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强农兴农 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
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欧阳广华 陈鹏飞 武雅倩

  “趁着大渠放水给麦地浇一遍水,今年的小麦收成才有保证。”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大口镇焦村大渠南面一块儿麦田里,村民刘银龙夫妇正在拿着水管给麦田浇水。

  

  当前小麦已进入孕穗期,正是需水需肥高峰期,也是决定亩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期。眼下,大口镇沿渠各村抓紧时机,利用大渠水浇好“孕穗水”,为夏粮生产夯实基础。

  

  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村庄农户,向农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抗旱浇水的技术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群众的抗旱意识和主动性。

  

  为确保抗旱浇麦工作顺利开展,大口镇的人大代表们也积极行动起来。镇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组织代表们组成专项视察组,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查看土壤墒情、灌溉设施运行及应急水源调配情况,现场听取农技专家分析旱情发展趋势。洛阳市人大代表、曹寨村支委委员张会景表示:“我们人大代表有责任关注民生,眼下抗旱浇麦关乎农民一年的收成,我们必须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为保障小麦产量出一份力。”

  

  大口镇董村今年种植小麦700亩,大部分庄稼属于“望天收”,看着干裂的土地和有些发蔫的麦苗,村党支部书记董小保心急如焚。镇人大代表董天柱将镇里的通知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的抗旱行动告知村支书董小保。村支书董小保立即行动起来,各村民组长负责、协调本组的抗旱浇麦事宜;两委成员每天除了村里正常值班留守,其余成员全部到抗旱一线,启动5台抽水设备,夜以继日开展抗旱浇水工作。“从大渠开闸放水到现在,已连续浇地7天,这小麦拔节抽穗期太关键了,不能因为缺水影响了产量,再苦再累也得把水浇上。”董小保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道。

  

  连日来,在该镇沿渠各村田野上,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抗旱景象。农户们纷纷打开抽水泵,引水灌溉,一渠渠清水流向干渴的麦田。有的农户采用喷灌设备,水雾均匀地洒落在麦苗上,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浇水效率;有的农户则采用漫灌方式,在田间地头忙碌地疏通沟渠,确保水流顺畅。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