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秦岭深处,鸟鸣山幽。在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的白术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早已忙碌起来。十多位村民正俯身除草,一行行嫩绿的白术苗齐整地如精心编排,田边预埋的水管与喷头静静伫立,只待指令便能唤醒这片土地的生机。
黑河镇全景
“这是智能灌溉系统,省水又经济。”李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毛书能介绍道。基地紧邻黑河,潺潺水声与林间鸟鸣相和,抬眼望去,整个山谷都沉浸在蓬勃的生机里。
作为汉江的重要支流,黑河与白河不仅是黑河镇的 “生态底色”,更藏着当地发展的智慧。多年来,黑河镇始终攥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标尺,在产业选择上严把生态关,围绕“黑、白、绿、黄”四色产业画出了发展蓝图:“黑”色乌鸡、“白”色蚕桑、“绿”色种植、“黄”色黄桃,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大道”。
乌鸡唱响致富歌,林下长出“金疙瘩”
“过去守着几亩薄田,村民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如今跟着合作社养乌鸡,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刚查看完药材基地,毛书能又算起了增收账:“公司统一供苗、指导技术、保底回收,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去年全村发展乌鸡养殖户100多户,户均纯利润超8000元,加上林下天麻等中药材,户均年收入比从前翻了一番!”
2018年引进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启动“百户万只”养殖计划,带动全村参与。林下种植的淫羊藿、天麻、杜仲、白术等药材,既能保护生态,又富了村民口袋。
黑河镇李家坪村养殖的乌鸡
在养殖基地里,每只乌鸡都佩戴溯源脚环,扫码即可查看养殖周期与防疫记录。“消费者吃得放心,我们卖得安心。”公司负责人笑道。
谈及未来,毛书能信心满满:“下一步要搞乌鸡深加工,开发乌鸡白凤丸、乌鸡酱,延伸产业链!”
蚕桑织出产业链,“三产”融合焕生机
沿黑河前行,岩房坝村的蚕桑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村民正通过轨道运输机将桑叶送入蚕房,雪白的蚕宝宝在标准化蚕匾中悠闲进食。
“轨道养蚕真是个新鲜事儿!过去要抱着筐来回跑;现在一按键,机器就能送桑叶,省力又卫生。”村民邵大姐边操作边介绍道。
村党支部书记邵朝剑对智能蚕房颇为自豪:“2018年我们到江浙考察,看到现代化养蚕模式深受触动。回来对接山东广通集团,引进原蚕饲养技术,试行轨道养蚕,如今每亩桑园收益提高40%。”
黑河镇岩房坝村蚕桑基地标准化蚕匾
邵大姐指着温湿度监控屏说:“我们这蚕房,精准控制环境,蚕茧品质自然高。现在愁的是产量跟不上需求!”
几公里外的大黄院村,蚕桑产业正向更广领域延伸。该村不久前刚获评“千万工程”示范村。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展厅,蚕沙枕头、蚕丝团扇、蚕茧工艺品琳琅满目。“这些副产品价值更高,一个蚕沙枕头能卖80元。”村党支部书记拿起蚕丝团扇介绍,“我们注册了公司,把蚕桑从第一产业延伸到二、三产业。”
黑河镇大黄院村蚕丝团扇和蚕沙枕头
此外,村里还建了蚕桑研学基地,常接待学生体验养蚕、手工等活动,很受欢迎。如今,村集体正在打造集蚕桑文化、生态观光、研学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让蚕宝宝变身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金宝宝”。
绿满村庄景如画,“生态打底”促增收
“以前路两旁是荒坡,如今种上甜柿子树和黄花,春赏花,秋摘果,游客越来越多。”黑河坝村村民王大爷边浇灌果树边说。
灌溉渠水清澈见底,岸畔的波斯菊开得正艳。“‘经济林+观赏作物’模式,既美化村庄,又助农增收。你看这甜柿子,明年就能挂果,按现在的市价每亩能增收3000多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成虎走在“三化一片林”景观路上,指向山坡的光伏板说道:“那是光伏电站,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立体用地,村集体年增收十几万元。”
黑河镇整洁的村庄道路
核桃产业园里,村民正在修剪枝条。“过去核桃产量虽高、但品质差,卖不上价。村干部请县林业专家指导科学修剪、配方施肥,现在核桃能卖到十元一斤。”一位种植户笑着说道,去年他家5亩核桃收入2万多元,今年村里还要搞核桃深加工,做核桃油、核桃酥,广大种植户的收入还能再涨。
站在黑河坝村口,黑河水静静流淌,两岸经济林郁郁葱葱,农家乐旗帜随风轻扬。王成虎说:“我们正探索‘生态+旅游’模式,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康养,让游客流连忘返。”
黄桃结出“黄金果”,农文旅融合促振兴
“过些天,下一批黄桃就熟了,到时候不愁没得卖。”高家坎村的“桃花坞”民宿内,村党支部书记彭文一正带人在完善基础设施。
黑河镇高家坎村果农正在检验采摘的黄桃
村里500亩黄桃林连绵起伏,枝头挂满黄桃,清香扑鼻,让人看着就嘴馋,还有一部分的青桃让人充满期待。
“光卖鲜果不够,我们凭借黄桃产业还搞起了‘桃花坞’文旅项目,春办桃花节,夏推采摘游,配套民宿、农家乐,让游客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彭文一介绍道。
村民在绿化地带散步、休憩
村民张大姐的农家乐紧邻桃林,她通过短视频宣传,生意愈发红火。“最近几乎天天满座,最多一天接待近10桌,收入比开小卖部强多了!”她笑着说,村里妇女们做的黄桃罐头、黄桃酥,也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夕阳西下,黑河两岸的村庄渐渐安静下来。李家坪村的乌鸡归巢,岩房坝村的蚕儿入眠,黑河坝村的核桃油装上了运输车,高家坎村的民宿点亮灯火。黑河水倒映着青山,也映照着村民幸福的笑脸。秦岭深处,这个黑河小镇正以“黑、白、绿、黄”的产业画卷,奋力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新篇章。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