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架科底边境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把握“三度”,切实提升普法质效,持续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暨“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的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
拓宽普法广度。推广“零距离”“面对面”的普法模式,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深入研究分析辖区人员特点,掌握普法经常性缺席人群、掌握普法受众人群年龄、文化结构、掌握辖区外来人群,深入推进普法“全覆盖”,致力法律明白人的能力提升,形成以局部带动全局的局面。紧盯辖区群众务农、务工后的空暇时间,坚持普法工作走家入户,将普法工作同行业场所检查、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走访、外籍人员走访等工作有机结合,坚守主阵地的同时延伸普法战线,在普法广度拓宽上持续发力,让普法工作走近群众,走进群众。
强化普法力度。对普法工作再分工、再细化,紧紧围绕“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的工作思路,明确责任人、重点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加大普法力度。牢牢把握村民大会、群众赶集等群众聚集的重要节点,通过播放普法视频、乡村大喇叭、现场讲解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普法工作,确保法律知识让群众看得到、听得见。对前科人员、矛盾纠纷群体、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普法责任划分,实行包岗制,定人定点定位,对不同类别人群因材施教,精准普法。定期派员开展普法工作意见收集工作,对村组普法工作开展不到位的责任人实行专人督导,成效不明显的开展提醒谈话,确保普法工作高效推进。
提升普法热度。自普法强基补短板活动开展以来,该所深入研究分析,学习借鉴,探索适合自己辖区的普法模式,以达到扩大普法规模性,提升普法热度的目的。针对群众反映的讲座、普法课堂形式单一,很难听懂等问题,该所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通过讲身边故事、拉家常式双语普法、拍摄普法视频等方式不断提升普法的多样性。结合辖区居住人员分散的特点,该所及时发现各村组上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员作为普法志愿者,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到普法工作中来,形成警民联动,普法常态化的宣传势头,打造普法同心圆,促进普法合力,共同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守法”的氛围建设。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