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浦”法“唠安全”“走心”更 “入心”
2023年08月2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马洪利

  “老浦警官,今天下午能腾出点时间吗?”

  

  “武干,是啥情况,有大事发生?”

  

  “今天村里召开会议,村里每户人家都会有人来参加,想麻烦警官来帮忙宣传一下!”

  

  “好的,没问题,下午见!”

  

  老浦,全名浦绍山,40岁,中共党员,云南曲靖人,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21个年头,始终坚守着“有我在”的为民初心,以“为民造福”为己任,持续办好为民实事,灵活运用“枫桥经验”,将“察实情”与“解民困”相融合,摸清人民群众面对的急难愁盼,实打实找准群众所需,以务实走访的“辛苦指数”换取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他为民服务的足迹遍布在泸水市古登乡11个村寨,可以说是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古登边境派出所里头的一张“活动图”。

  


  参加工作以来,老浦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不断探索开展少数民族法治宣传的有效途径,紧扣为民惠民便民宗旨,着重提升法治宣传创新能力,注重法治宣传形式多样化,紧密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要求,熟练采取“双语”普法、“错时”普法、“网格”普法等方式,为辖区群众宣讲国家大政方针和实用法律法规,使少数民族群众在学法用法上个更容易接受、语言上更容易沟通,真真切切把法律知识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浦”法宣传进村寨,以点带面树模范

  

  “听到这个案件,大家有没有觉得心里一紧,可谓‘骗子伎俩真是高,处处涉陷难预料’两个字:难搞! ”

  

  一座舞台、几排板凳,老浦与辖区群众团团围坐,热烈讨论着防诈小窍门!

  

  “上周,王阿姨接到京东金融客服电话说,只要点击短信里的链接就可以返还20元,后续还可以刷单呢。”

  

  在泸水市古登乡恩河社区的党员活动室内热闹非常,民警老浦率先抛出了话匣子。“你们觉得,王阿姨可以点击链接吗?”

  

  “不明链接不可进!”

  

  “可以免费赚20元,点下链接应该没啥影响吧。”

  

  “我们没有经验,很容易被骗......”

  

  在座的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

  

  在泸水市古登乡的各村寨活动室内,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社区民警与居民们团团围坐,由民警讲述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社区居民各抒己见、表达观点和疑问,再由民警根据案情以案释法,做出解答,并就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类形式、手段以及如何防范等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回答群众关心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姻纠纷等方面的问题。

  

捕 (1).jpg


  “之前,我们采取发传单、学法条等方式普法。但是一味追求‘高大上’激发不起群众的兴趣,收效也就甚微。”老浦表示,“倘若能以小故事、小人物阐释大题材、大道理,把‘书面语’转化成‘家常话’,缩小法律条文与群众的距离,增加群众的参与感,便更容易在广大群众中入脑入心。”

  

  同时,他着手推进辖区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培养,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为“法律明白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工作思路,推动辖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浦”法宣传进校园,法润童心护成长

  

  “这位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

  

  “这不就是一颗糖嘛”。

  

  “这位同学回答对了一半,这其实是外形如糖的毒品,就像一个糖衣炸弹,它会在你感觉最幸福的时候,将你一步步推入深渊。相信同学们对这句话并不陌生,事实也正是如此,吸食毒品之时,你会感到所有的烦恼都离去,剩下的只有欢愉、幸福之感。但在享受这虚无缥缈的欢愉的同时,也会有一双恶魔般的手,将你的生命缓缓推入死亡的深渊。” 民警老浦在活动中说道。

  

  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抵制毒品诱惑的心理防线差等特点,民警老浦围绕“什么是毒品”“常见的毒品有哪些”“吸毒有哪些危害”“青少年为什么会吸毒”几个方面,讲解了“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我们还能为禁毒工作做什么”等方面知识。

  

  同时,熟练利用PPT课件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常见毒品的照片,围绕毒品的多样性、复杂性、伪装性以具体实例的形式进行解说,分析吸毒的严重后果。并结合一些真实案例,就如何提高对毒品的防范意识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告诫学生要慎重交友、抵制不良诱惑,要珍爱生命,对毒品坚决说“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捕 (3).jpg


  长期以来,老浦积极探索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小手拉大手”、带动父母、影响家庭、辐射社会的法治教育模式,有效运用法治课堂、主题班会等形式,播放《吸毒人员忏悔语录》《悔恨与重生》……等宣传短视频,为同学们敲响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警钟。

  

  根据学校师生反映的趣味性不强、宣讲内容枯燥等问题,老浦摒弃了课堂讲座的冗长枯燥,在删繁就简做“减法”的同时,在不断拓展“警校共创”上做“加法”,对本来深奥的法律条文进行深入浅出的演绎,消除了学校师生与理论之间的“陌生感”,让法律宣讲的内容更丰富、更实在。

  

  “浦”法宣传进家庭,法治服务到身边

  

  “听说有个村有人喝酒闹事,把对方打成了重伤,最后好像去坐牢了,你们这个活动开展得真及时,赶紧给这些容易惹事的小青年上上课。”

  

  为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全力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维护辖区治安形势平稳。今年以来,老浦深入11个村委会,走进大街小巷,走到老百姓身边,送去一场场法治“盛宴”,以群众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把普法宣传送到“家门口”。

  

  通过座谈问答、发放宣传资料、讲述身边事例等方式,围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热点焦点,向辖区群众及农村“三留守”重点普法对象多角度宣传防诈反诈、邻里和睦、禁毒禁赌等方面的知识,提醒群众摒弃陋习、自觉遵守,全面促进辖区群众树立法治理念,面对面的宣传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同时,老浦利用入户普法活动为契机,摸排突出矛盾纠纷和家庭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摸排重点人群,并采取以案释法、以法论事,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犯罪形式和典型案例向群众做深刻的剖析、讲解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做好关系调适、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工作的同时开展专项普法,做到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

  

  村民李某说:“年初到年终,派出所的民警辅警经常到家里为我们送宣传手册和讲解法律,次数多到我都记不清了,但切实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法律知识,懂得了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真是太感谢民警、辅警为我们的辛勤付出。”

  

  一直以来,民警浦绍山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实践“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切实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用心人”。

  

  据悉,仅今年前半年,民警老浦用实际行动参与普法宣传活动2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维护采取数据5389条,调解矛盾纠纷6起,累计上门办理身份证12个,送证上门22人次,入户走访群众8680余人次,法律宣传覆盖面达11500余人次,群众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