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尺验证台到三尺讲台是我今年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也是我最庆幸的事。在广西三江,不仅圆了我的支教梦,还可以帮助这里的孩子们实现梦想,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支教生活,有很多辛勤和付出,也有太多惊喜和难忘。
斗江中学没有音乐老师,起初,缺乏任教经验的我只好电话、视频远程请教其他支教老师,面对初一、初二年级9个班的音乐课程,初为人师的我感觉压力很大。记得第一次做好授课课件已是凌晨2点,我硬是拨通一位同为音乐老师的朋友电话,催着帮我检查修改。一边等待修改结果,一边在宿舍对着镜子模拟上课,一遍一遍练习着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反复斟酌用语和内容,最大限度做足功课,只想把最好的课堂效果带给学生们。
以前在机场验证大厅,面对的是世界各地的旅客;现在站在讲台上,面前是对这世界充满好奇、有着无限向往的孩子们。因此,第一次上课的内容也成了一种挑战。因为,我想让孩子们了解这里以外的世界。站在讲台上,我介绍了自己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也介绍了我所在的移民管理队伍,还介绍了国家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强国的政策等等。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却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我知道,这是孩子们对未来的渴望,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是我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歌曲。起初,学生们的音乐基础很弱,一时间让我不知所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很快调整教学方法,把乐理知识穿插到流行歌曲当中,一边教一边练,加入节奏动作,并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运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课堂、寓教于乐,不断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鼓励孩子们勇敢举手,表达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大部分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对音乐渐渐产生了兴趣,很快,课堂内外便能听到这首悦耳的《苔》。
用全力、尽全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做好山区孩子的引路人!除了认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也参加学校的送教帮扶和控辍保学活动。第一次家访是为患有残疾不能到校上课的小玲“送教上门”,我和几位老师摆上小黑板,讲解学科要点,传授音乐知识……帮助小玲耐心辅导。还有关爱留守儿童,我和总站其他几名支教民警共同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帮助孩子们疏导心理问题,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阳光……比起性格的改变,更有意义的是,让更多孩子燃起了梦的“星火”。
第一次上公开课、第一次组建合唱团、第一次遇见“侗族琵琶”、第一次和全校师生外出做公益活动、第一次走进大山挨家挨户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像这样的第一次还有很多很多。参与到这所乡村中学的工作中,我希望与音乐为伴而悄然改变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