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鲁霞边境派出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并在总站支队及驻地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融洽警民关系,协力戍边,以春风化雨之势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并肩奔小康
辖区丹娘乡每年春耕秋收季节主要集中上半年5月和下半年8月份,鲁霞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李智勇曾受过系统农副业生产培训,并在单位农场工作5年,在农副业生产方面经验丰富。
多年来,他立足辖区春耕秋收助农工作实际,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利用走访、巡逻间隙,主动带领民警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少劳动力的群众抢种、抢收青稞;与群众谈收成、拉家常,问冷暖,为大家讲授选种、育苗、施肥、保暖等方面的技术,帮助辖区群众增产、创收、致富。
近几年来,李智勇共开展种植技术授课18次,他直接指导的16户群众通过种植业增收8万余元。正是这一件件警民同心的小事,鲁霞边境派出所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了“沉下身、静下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让民族团结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强劲。
调解矛盾纠纷,同心同行促和谐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才能拿到工资,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感谢你们!”辖区群众巴桑感激地说。当接到辖区德阳村村民因工地老板拖欠工资的求助后,民警曹洋立即与工地老板取得联系和了解相关情况,并将双方当事人约到调解室进行调解,向双方详细讲解拖欠农民工工资可能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最终将被拖欠村民工资纠纷问题合理解决。
在丹娘乡,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因土地、山林、劳资等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加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的不同,各民族群众在交往中难免出现矛盾。该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执法主体作用,将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该边境派出所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让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民族团结,携手同心奔向幸福生活。
为民贴心服务,凝心聚力促团结
“你的身份证办好了,请收好您的证件。”派出所户籍民警陈露琴从柜子里面掏出一张崭新的身份证,递到辖区群众的手中。
鲁霞边境派出所户籍业务办理窗口工作开展以来,户籍民警陈露琴热情接待每一名群众,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答办理户籍业务知识,宣传户籍政策,积极为困难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同时,为方便辖区群众生产生活,提升户政办理效率,力争一次办好,派出所按照“放管服”工作要求,创建“流动式警务”工作模式,深入辖区摸排特殊人员情况,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群体提供集中办证、上门办理等绿色通道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努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务窗口。
今年以来,该所采取“窗口服务”搬到群众身边的暖心服务方式,共为5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上门办证和送证上门服务,极大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工作成效取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鲁霞边境派出所将坚持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正确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渗透破坏,推进民族宗教领域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非法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