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了,今天终于要到欠款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近日,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帕里边境派出所民警成功调解一起纠纷,帮助在日喀则市区做生意的西先生追回3万余元借款。
事情还得从5年前说起。2018年在帕里镇做生意的西先生听到好友顿某遇到困难急需用钱,就向其借了3万余元。当时西先生心想都是一起做生意的朋友,而且顿某是帕里本地人,便答应了顿某的借钱要求,并立字据约定一个月内还款。
过了一个月,西先生想让顿某把钱还了,但顿某说:“现在我还没有钱,但一定会还的,你别着急。”
考虑到都是熟人,自己又是做生意的,得维护好生意人之间的关系,西先生再一次做了让步,选择相信顿某。没想到三个多月过去了,已经回日喀则市区做生意的西先生始终没有等到顿某还钱,便再一次打电话给顿某催要借款,一提及欠钱的事,电话那头的顿某便提起昔日友谊:“我正在凑钱,作为一起做生意的老朋友你还不相信我吗?我肯定会还的。”
作为生意人,当时3万余元对西先生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期间在日喀则市区做生意的西先生,为这笔钱来了3趟帕里镇,但每次都被顿某以没钱为由推脱。就这样,这笔钱一拖就是5年。
前几日,西先生又一次给顿某打电话让其还钱,结果顿某又有新的说辞。无奈之下,西先生报了警。
帕里边境派出所民警在了解到西先生的情况后,仔细梳理事情经过,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顿某,并把双方当事人带至“三杯茶”调解室进行调解。在调解中了解到,自帕里镇传统边贸通道关闭以来,顿某家庭收入急剧下降,一家子全靠顿某一人打工赚钱来维持生计,抚养年迈父母和供两个孩子上学更是成为了顿某的重担,因此对于顿某来说,3万余元的借款归还的确存在困难。得知情况后,民警耐心向顿某讲解了相关政策法律,并表示理解顿某的家庭困难,但已经拖欠5年的借款,顿某应当且有义务归还,如果因此事闹到法院,对于顿某来说不仅是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更是金钱的负担。
在经过民警2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和解,顿某同意支付欠款,并向西先生表示了歉意。
“太谢谢你们了,这趟总算是没白跑!”本以为这次借款追回无望的西先生在调解结束后连声向派出所民警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帕里边境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三杯茶”调解室服务平台为依托,深入推进基层一线群众工作,秉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在基层的工作理念,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肯定。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