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党建引领“警地融合”重点任务“百日攻坚”行动相关部署要求,持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水平,吉林省临江市采取“四项措施”全面打开“警地融合”工作新局面。
“主动对接”打破条块壁垒。在乡镇(街道)成立党建引领“警地融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组织召开“警地融合”推进会,就推进公安派出所人员“三进”工作作出明确指示,选派民警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进行任职,并同步施行“随变动、随补入”工作机制,确保社区民警数量不低于实有警力的40%。截至目前,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驻村辅警进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两委”班子任职,辅警兼任网格员工作已全部完成。
“脚板丈量”掌握治安动态。将社区民警全部投入到一线,依托“一村一警一连”联动工作机制,常态开展“1+N+N”(即1名民(辅)警、N名群防队伍、N个民兵)治安联巡,对辖区重点地段、抵边村屯、边境要道、偏远小道等区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逻防控,确保管控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有效构建工作新模式。持续开展辅警、民兵打卡巡逻工作,加大辖区治安巡逻防控力度,协同村(社区)网格员联查联控风险隐患,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打控阵地”消除风险隐患。积极走访社区村屯,联合召开研讨会,就营房保障、人员派驻、制度建设以及办公设备等方面事宜进行明确,建立18个外观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的标准化社区警务室(站),并派驻民警驻守。派驻民警充分利用驻村走访、日常巡逻集中宣传等方式,吸引辖区内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人员培训,广泛开展以“五防”(防“三非”、防涉边犯罪、防侵财、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题的群众性宣传行动,在排查风险要素上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真正达到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的作用。
“普法强基”化解矛盾纠纷。以创建“三零社区”(零案件、零上访、零事故)为主要目标,将警地融合工作与深化平安边境模范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等工作紧密融合、统筹推进。依托“三官一律”机制对矛盾纠纷定期通报、回访、调处,形成“五法”模式(法官说法、检察官送法、警官普法、律师讲法、群众懂法)的调解格局。同时针对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责任区民警与网格员联动,提前介入做好调解,避免“民转刑、刑转命”等敏感案件发生,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实现化解风险隐患“零差错、无遗漏”。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