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做优基层警务 打造服务民生新模式
2023年11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波香芹   

  社区警务室是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贴心服务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洛本卓边境派出所紧紧围绕民生重点用心打造社区警务室,着力推进民生警务工作,做优基层社区警务,以更好服务群众。

  

  洛本卓边境派出所金满警务室坐落于高黎贡山山腰台地上,西邻缅甸,地处洛本卓白族乡西边,现有民辅警4人,管理、服务金满村委会、格甲村委会两个自然行政村。

  

  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村寨里的安全问题便成为头等大事,为确保群众生活及出行安全,近年来,金满警务室综合施策、科学管理,在服务群众、社区治理上再发力,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做实“三防”保安全

  

  做实技防,实时监测强管理。在村里公共区域随处可见监控摄像头,值班民警辅警全天候紧盯实时监控,让群众住得放心。“前不久我新给小孩买的代步车放在楼下离奇‘失踪’了,全靠警务室的警官利用监控帮我抓到了带走我代步车的熊孩子”提起村里的监控,格甲村的杨先生不免感叹道。

  

  做实人防,联勤巡逻护民安。社区警务室民辅警每周都会组织网格员、护边员共同开展联勤巡逻,针对广场、村寨要道、便道等重点部位开展常态巡逻、治安复杂地区交叉巡逻,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做实物防,配齐装备提能力,警务室内配备了防暴处突装备,民警会定期组织网格员、护边员开展处突演练,现场示范讲解防暴装备的使用方法,充分调动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便利快捷优服务

  

  群众张某来警务室询问新生小孩上户口一事,警务室民警黄允昌详细的为其解答了上户口需要提供的手续、材料,并向其提供了详细的材料清单,张某根据清单上注明的手续到派出所办证厅提交了材料后,当天就拿到了户口本。

  

  “自从村里有了警务室后,我们老百姓都觉得办事都方便多了,不用再多跑一趟到乡里的派出所咨询了”张某开心的说。

  

  警务室还设立了公共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室等便民服务平台,真正做到了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在家门口就得到了升级。

  

  矛盾化解促和谐

  

  近日,警务室民警黄允昌带着同事在村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专项行动走访工作时,了解到某小组村民桑女士与其丈夫肖某因感情纠纷,两人经常在家吵架,有时候甚至还打架,导致小孩无心上学,一家人忧心忡忡。民警黄允昌得知该情况后,立即上门找到桑女士及其丈夫肖某,面对面组织双方调解。在调解现场,民警首先详细了解夫妻双方的情况,其次民警从家庭和谐稳定、子女成长、夫妻互谅互让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引导、劝解,最后通过民警从中调解,桑某和肖某情绪逐渐稳定,态度有所转变,双方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将相互理解、关爱孩子,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警务室始终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社区警务模式,该所不断创新完善基层派出所群众工作方法,立足辖区实际,全力打造平安“主防”新高地。

  

  主动服务除隐患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警务工作的最终成效和最高考量标准要体现在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上。今年以来,该所积极推行开放型警务,敢于让群众评价,敢于接受群众批评,敢于放下面子,改正问题,让警务工作更阳光和透明。

  

  广泛采用社情民意。活用“院坝会+”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由派出所领导受理督办,确保群众意见和建议有结果、有回音。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每季度举办一次警民恳谈会,当面听批评、对面谈毛病,在群众直接监督下“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

  

  普法强基弥补不足。最大限度延伸普法末梢,促进乡村治理,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在群众的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

  

  洛本卓边境派出所将持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全面防范风险隐患,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真正做到保平安、优服务、促和谐、除隐患,全力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全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