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垂危之际、无助之余,第一个想到的是警察,感谢他们在群众需要的时候立马出现!” 这只是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匹河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9月20日30分,一声声微弱的求救声打破了匹河边境派出所的宁静,胡某梅称旧病复发快不行了,请求民警伸出援助之手。接到求救电话的值班民警焦急万分,立马组织值班备勤民警辅警快速赶往现场,并在出警途中打电话给乡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黄金急救,随后把患者送至救护车前往县医院进行下步治疗。想到当晚的场景,出警的民辅警仍心有余悸。
一直以来,匹河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始终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把民之所忧、民之所盼摆在“心尖”、落在“指尖”,坚持以“实”为主基调,细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聚焦急难愁盼“小切口”,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走实走深,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以“群众需求”为半径,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
“杨警官是咱们深山群众的好医生啊!”杨建全作为社区民警,充分利用所学医学知识,时常化身“跑腿员”“送药人”“医生”,利用入户走访等契机,为独居老人、深山群众问诊送药,常常获群众一顿猛夸。今年以来,民警杨建全上门办证送证3次,给群众问诊送药6人8盒。
该所结合日常警务工作,广泛收集群众所需所求,汇聚一批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事,聚焦需求“靶心”,精准施策、快速发力,构筑为民服务新蓝图。一是针对辖区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实际,采取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为群众送去识骗、防骗、反骗技巧,守护群众“钱袋子”。二是积极主动服务,深化户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预约办证、延时办证、上门办证”等活动,把户籍窗口开到群众家门口。三是利用社区警务工作,深挖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为群众修缮水源、为独居老人和深山群众免费送药上门。
以“担当作为”为音律,奏响为民服务“交响曲”
“雨过天晴,时下正是老姆登茶采摘的黄金时间,我们获悉你家人手不足,很快就到清明节了,茶叶采摘不及时就要过季了,对茶农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今天所里组织了几个人来帮你们采摘茶叶。”今年3月27日,匹河边境派出所助农小分队来到老姆登村和文涛家茶园,斜挎上竹编茶篓,帮助茶农抢收茶叶,并在采茶过程中穿插解读全国两会的主要议程、基本民生保障、环境污染防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政策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导他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定发展信心,依靠党的好政策,依托皇冠山国家4A级景区,全力推进茶叶绿色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聚焦“为民服务、担当作为”,以访民意、护平安为抓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组建临时助农队,帮助群众抢收茶叶、除草护苗,主动摸排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以为群众办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调处“小矛盾”、化解“小纠纷”提升群众幸福成色。今年以来,开展助农活动3次,调处各类纠纷96起。
以“特殊群体”为先锋 吹响为民服务“集结号”
“感谢你们一直惦记着我!”看到上门看望自己的民警辅警,郭阿姨笑脸相迎。2013年,郭阿姨因内风湿严重致瘫痪,一直由正在上学的女儿独自照料,常年的寻医问药让原本十分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入户走访时获悉此情况的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向所领导汇报。自此后,隔三差五看望郭阿姨,帮助她清扫院子、修缮水池等干家务活成了派出所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匹河边境派出所聚焦辖区特殊群体,立足“独居老人、残障人员”服务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特殊群体”服务系列活动,主动帮助他们干家务,逢年过节看望慰问他们,定期组织上门谈心活动,时刻掌握他们的生活情况,开导他们积极向上,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来自警察的温暖。
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是匹河边境派出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最生动的注脚。在今后的工作中,该所将继续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放眼群众需求、把准群众愿望、着眼群众满意,干实事、解难事,给群众带来更多、更实在、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彰显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