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行走在雪山脚下的“背包警务”
2023年11月2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任博   

  十一月的藏北高原气温已经降至零下十几度,天刚亮,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日土边境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次仁罗布和张天宇已经驱车行驶了1个多小时,这里距离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日土镇67公里,车辆在群山之间兜兜转转,信号时断时续。牧民白玛多吉刚出生的儿子,需缴纳医疗保险,为了不耽误孩子入保,两人背着警务背包,驱车送证上门。

  

  日土边境派出所海拔4300米,辖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群山环抱,是半农半牧的边境县之一,群众居住分散,平时出门办事极为不便,偏远的辖区村落也让单位警务工作受限。

  

  “把40%警力放到村里搞服务,群众有困难我们就奔着难处去,让警务跟着群众需求走,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日土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沈小川在谈到开展“背包警务”时的初衷说道。

  

  针对辖区实际情况,日土边境派出所汲取“浦江经验”“枫桥经验”精髓,结合“两队一室”改革,优化警力配置,创新推出“背包警务”新模式,坚持让民警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原则,着力提高民警矛盾纠纷化解、处警办案能力、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背起稳定,行走中的“调解室”

  

  “我店里有5个人发生矛盾,快打起来了,你们赶紧过来。”11月10日,日土边境派出所接到辖区某火锅店负责人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了解到,朱先生和郭先生因工程问题产生纠纷,后发生肢体推搡。

  

  “背包民警”将调解室“搬”到纠纷地,分别听取双方的诉求、意见。民警对双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缓解了当事双方的紧张情绪,并结合矛盾事实,找准双方问题契合点,耐心说理,解开对方矛盾结,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感谢你们的费心调解,我很满意!从现在开始,这件事情就过去了,辛苦你们了,警官!”朱先生和郭先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辖区内修筑基础设施众多,极易滋生各类矛盾风险。日土边境派出所主动将警务工作前移,及时把各类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与工地企业建立了规范化的警商沟通渠道,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制定办事清单,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日土边境派出所创新推出党员引领、纠纷联调移动“业务厅”等多位一体的“背包警务”调解工作模式,成功调解一大批涉及民生老、大、难的矛盾难题,实现了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9起,下放家庭暴力告诫书3份,排查安全隐患20余处,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用贴身服务、贴近管理、共建共治,成功实现矛盾化解率达100%。

  

  背起服务,行走中的“办证室”

  

  “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的背包不大,但却盛满了为民之情。”家住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日土村53岁的扎西班旦说。

  

  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日土村的土旦尼玛,因小时候淘气爬电杆不慎摔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无法前往该所驻地办理身份证,了解这一情况后,户籍民警立即从背包中拿出相机,将土旦尼玛扶起倚靠在墙边完成拍照,让行动不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好身份证。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土旦尼玛的母亲对派出所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日土边境派出所辖区内相对偏远村组的群众办理身份证件十分不便,为了帮助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及时补、办二代居民身份证,户籍民警利用周末,将照相机、电脑等办证设备背到群众家中进行拍照、采集,为群众办理身份证。

  

  今年4月,日土边境派出所结合复工复产任务繁忙、外来务工人员对当地环境陌生的实际,依托“警务背包”工作模式前移至辖区工地,为务工人员提供收集办理暂住证相关材料、统一办理、换领补办、上门送证等服务,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背包警务’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都不跑’,这种创新举措节约了企业员工的办事时间,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日土边境派出所户籍民警元登说。

  

  今年以来,日土边境派出所共上门为辖区群众办理身份证18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办证 5 次,为务工人员办理暂住证616份。

  

  背起责任,行走中的“反诈中心”

  

  “‘阿库’(叔叔),您的国家反诈APP安装了没?我给你讲,任何陌生人给你打电话提到转账你就拨打咱们联系卡上的电话,或者直接挂掉,千万不要给对方转账。”这是民警在走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日土边境派出所不断深耕“红心蓝盾·为民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持续掀起“全警反诈、全民反诈”行动热潮,以妇女、儿童、老人、学生等易受骗人群为重点来抓,根据年龄层次、文化水平、日常生活方式等差异划分,进行精准宣传,有效提升反诈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揭露“保健品”“养老保险”“投资养老”等多种诈骗形式的手法和作案特点,帮助老人识别并避免电信诈骗。同时民警积极联系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及学生共同关注独居老人、家庭妇女、学生、务工人员等易上当受骗群体,定期交流情况、通报警情、联合开展反诈宣传。

  

  针对目前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日土边境派出所将“背包警务”打造成法治宣传前沿阵地,依托辖区警务室优化警网融合、建立快速联动机制、成立反诈工作站,不断提升群众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全面筑牢反诈“心防线”,守住人民群众“钱袋子”。

  

  今年年初以来,日土边境派出所开展校园法治宣讲进校园6次,覆盖学生2500余人,进辖区牧场8次,覆盖500余人,发放宣传单2100余份。

  

  一个普通背包,里面装满的是民意、民忧、民情,日土边境派出所将通过行走的“背包警务”,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倾情打造高效、贴心的“背包窗口”,不断推进派出所规范化建设,让基层警务更加亲民。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