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长白山主峰南麓,鸭绿江最上游,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两市一郡”隔江相望,有一处素有“马鹿之乡”之称的地方,那便是马鹿沟镇,行政区域面积943.2平方公里,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马鹿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常年驻守在这里,守护着119公里长的边境线。
民警调解促和谐 化解矛盾增感情
“作为全省边境线最长,辖区面积最大的边境派出所,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便是邻里间磕磕碰碰。”民警回忆起工作时说到。“我邻居家的牛把我地里种的黄豆吃了!”天刚蒙蒙亮,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民警就接到了辖区居民姜某的报警,姜某称邻居刘某的牛跑到自己的地里,吃掉了一大片黄豆,并提出要刘某赔偿经济损失,但邻居拒不承认,双方未能就赔偿数额达成共识。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报警地点开展调查,了解情况后,民警联系了马鹿沟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进行调解,依托“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民警说案”机制,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无论是牛还是黄豆都是辖区群众的劳动成果,我们能早点帮他们,早点解决问题,就能让他们少损失一点。”正在下山的民警满脚泥土,留下的一个个脚印,洒下的一滴滴汗水,饱含着民警对群众的关爱和重视。
近年来,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治边力量,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全力描绘守边稳边“新蓝图”。党支部统筹谋划,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将平安边境建设、兴边富民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精准施策,坚持“一手抓边境治安治理、一手抓乡村振兴”的工作理念,形成了“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兴边、富边、稳边、固边的良好局面。同时创新开展“党建引领‘枫’帆劲”“警地联创联建”等系列活动,对口帮扶村党支部建设,组建普法宣传、文旅推广、电商推介等助农小组,推出“一村一品、一业、一特色”的乡村振兴“三个一”工程,实现辖区行政村全部脱贫的任务目标。
民警同心促发展 富民兴边谋幸福
每当提到变化时,马鹿沟镇果园村居民崔京熙深有感触地说“托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我们家变化太大了,全村发展旅游,我们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特色民居房,再加上电商推广,土特产等农副产品今年卖得特别快。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为高质量推动兴边富民工作落实落地,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坚持把兴边富民作为保障边境民生、发展边境经济、维护民族团结的大事、要事来抓,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稳定发展。推动“产业活镇、生态立镇、项目兴镇”战略升级,打造以果园村、十八道沟村为核心的产业链,开发“朝鲜族民俗文化体验、高山露营、温泉度假、田园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带动7个村113户村民发展民宿旅游,户均增收5000元;创新村企联建共同体,实施“龙头企业+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与“杉芝源”“钰桂源”等企业合作,实现村企联建全覆盖。近年来,共争取资金4600万元,实施“花香小镇”、三村品质提升等项目21个,打造“千村示范创建”工作示范村9个,实现了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民警融合促稳定 打防结合保平安
“进入电信诈骗高发季,请大家记住:‘高薪务工’‘兼职刷单’‘购物返利’这些,都是诈骗,如果遇到了,请第一时间给我们派出所打电话。”在马鹿沟社区普法宣传大讲堂上,副所长秦晓华正在向社区群众普及防电信诈骗等相关常识。为做好警地共建,进一步服务群众,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实现民警村官全覆盖,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将工作前移,深入辖区办公,建立起警务公开、警民联系、法治宣传等多种“办事指南”。
为确保边境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加强警地联动,防范打击求实效。部署民辅警、护边员定期开展联合清理清查、边境踏查、治安检查等专项行动,压缩了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实现了“七无”工作目标。同时建强管控体系,探索治边新方法。全面构筑“大纵深、多维度、立体化”科技控边体系,着力提升突发事件高效预警、联合处置工作效能。近年来,依托合力治边机制,利用技防设施,抓获境外非法越境人员1人,查处“黑飞”无人机2架,边境治安秩序平稳向好发展。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辖区多民族群众感受到辖区平安稳定、日子越来越好,现在辖区居民干事创业信心满了、劲头足了,警民齐心共同守边护边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所长潘福伟说。
“边境兴则边关稳,边民富则边防固。”自平安边境创建工作以来,马鹿沟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重要指示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省委关于兴边富民重大部署,确保边防巩固、边疆繁荣、边境安全。如今,一道民族团结、富民兴边的平安亮丽风景线已然形成。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