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多措并举筑牢反诈防线 守好辖区百姓“钱袋子”
2023年12月2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元首 孟令达   

  月初以来,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十一道沟边境派出所民警结合年终岁尾边境辖区实际情况,通过大力开展入户走访、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动员等多种方式,强化全民反电诈力度,压降辖区发案率,努力打通反诈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守护好辖区群众的“钱袋子”,确保元旦节日期间边境辖区安全稳定。

  

  依托“案例+教育”有效宣传

  

  “大爷大妈们,咱一辈子辛辛苦苦赚的钱,可一定要守住了啊!”在辖区街道、小商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十一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向来往的大爷大妈们答疑解惑,耐心讲解养老诈骗的相关知识。民警针对重点年龄段,特别是有关老年人诈骗的主要类型、特点、作案手段和危害性,提醒辖区老年人要时刻警惕,防止上当受骗。同时,派出所民警还结合老年人家属群体,有针对性地引导家属要对老年人多关心,多沟通,多了解,耐心宣传讲解养老诈骗知识,共同守护老年人健康安全和百姓的“钱袋子”。

  

  开展“线上+线下”覆盖宣传

  

  在线下,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十一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按照警务区,走进边民群众家中,结合“一标三实”平台信息采集和维护,线下精准进行宣传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方法。“可以给我讲讲网上购物需要警惕哪些诈骗套路吗?”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民警耐心向李女士解答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截至目前,该所已张贴宣传海报10余份,发放宣传彩页300余份,集中宣传宣讲2场次,有效预防了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在做好线下常态化反诈宣传的同时,在线上充分利用建立的“警民联系群”“警务工作微信群”,每日选取“新鲜”反诈知识发送到各个微信群中,及时通报辖区最新受骗方式,讲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截至目前,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十一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在微信群推送的预防电诈信息及视频短片共计200余条,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达到了“全民反诈”的良好效果。

  

  营造“传统+创新”深入宣传

  

  “陌生来电需警惕,核实清楚莫大意”,在辖区村屯街道等显眼位置,一条条反诈横幅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在平时的工作中,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十一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充分利用固定宣传栏、移动房舱电子屏、村委会“大喇叭”等,不间断循环播放防电诈标语、小视频,利用边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反电诈氛围。与此同时,该所民警还深入小商店、行业场所等依次粘贴印有反电诈常识的警示小贴纸及宣传海报,大大拓宽了边民群众获取反电诈知识的渠道,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此外,该所将警车化身反诈“宣传车”,加强辖区巡逻,循环播放反电诈宣传知识,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的反诈宣传方式,将反电诈知识传达至每一位边民群众。

  

  通过这样全方位、全覆盖的防电诈宣传,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十一道沟边境派出所进一步提升了辖区边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在辖区营造了全民参与反电诈的良好氛围。下一步,该所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和熟悉度,切实守护好边民群众的“钱袋子”,提升辖区边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确保边境辖区持续安全稳定。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