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新房子边境派出所积极探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群防群治、共建共治作为深化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下好“一盘棋”、画好“同心圆”,打造强边固防新格局。
健全管理制度、严格选拔程序,把握队伍“入口关”。协同职能部门持续优化护边员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严把护边员聘用“入口关”。结合上级制定的“护边员绩效考核”办法,坚持从点滴入手,狠抓护边员队伍正规化建设,全面落实护边员聘用、培训、考评、奖励、辞退等工作制度,推动护边员队伍战斗力持续稳步提升。对岗位职责、勤务组织、教育训练、绩效考评等机制进行再规范、再完善。
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守边意识,把控队伍“能力关”。严格落实护边员工作要求,严明工作纪律和作风,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履职质效。通过组织护边员理论培训、集中学习,使护边员及时了解掌握当前边境管控形势,广泛收集边境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研讨管边控边措施,着力提升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处置能力,做到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灵活应变、高效处置。截至目前,派出所组织开展护边员培训2次、召开工作例会4次、切实增强了护边员“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严格任务落实、织密巡防网络,把准队伍“成绩关”。派出所积极探索边境警务新模式,将护边员划分为7个网格,打造“一格多点、辐射管控”的布防格局。充分发挥护边员在边境辖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切实为边境辖区治安信息的收集、巡逻防控工作发挥作用。积极向辖区群众宣传边境法律法规,普及边境政策法规常识,发动群众参与到管边控边工作中来,使辖区群众真正成为边境管控“第二战力”。年初以来,开展巡逻踏查15轮次、发放宣传手册8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000余人次。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