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让群众平平安安地过大年
2024年02月06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刘长城

  “李哥,你家和老张家的关系和好了吗?”“经过你们的调解,我们两家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

  

  2月2日,吉林省临江市临城村李大哥笑呵呵地对回访的白山边境管理支队临城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刘伟说。“每到过年前,是我们最担心的时候,生怕哪起纠纷没调解到位,导致矛盾升级,影响过年的心情。所以我们要进行排查和回访,把发生过矛盾纠纷的邻里、家庭的关系处理好。”刘伟一边走一边跟同事何成吐露着内心的担忧。

  

  根据“调解好、不反弹”工作目标,临城边境派出所及时进行节前回访,通过稳控情绪、根源分析、利弊权衡,促成和解、防止“反弹”,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解决邻里纠纷的关键,就是让双方‘吐’出心里的气,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民警何成说,“调解的案子看似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透过现象看本质,都是因为有怨气、有心结,只要让当事双方倾诉出来,调解就成功了一半。”

  

  原来,1月29日,李大哥在清理房顶积雪时不慎将工具滑落砸坏邻居的车窗玻璃,引发纠纷。车主威胁李大哥必须全额赔偿修车费用,否则和他没完!李大哥则说是邻居把车停“过界”才会被掉下的工具砸到的,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刘伟和何成及时出警处置,了解情况后二人决定“搞定”此事。于是,让村干部把李某和邻居“请”到村委会,并邀请司法所、村干部等共同参与调解。起初调解并不顺畅,当事双方不配合,互不相让。刘伟给双方讲法律法规,还把“三尺巷”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千金难买邻里情,你们做邻居几十年了,不要因为这些事伤了多年的和气……”何成紧接着做起双方的思想工作,反复释法析理,分析利弊,劝他们换位思考,并从“情、理、法”多角度开展工作。在刘伟和何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劝说下,双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羞愧,同意各自承担一半责任。双方握手言和,矛盾成功化解。

  

  村里所谓的“案件”其实大部分是街坊邻里间鸡毛蒜皮的事,可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小事变大事。

  

  “事虽小,调解起来可不简单。释法说理,提出解决方案,再简单的案子,也得一个多小时。”刘伟感慨道,“但这种方式的调解,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案结事了人和。”

  

  何成和刘伟又谈起1月5日调解的一起纠纷。原是好友的黄某与林某因琐事产生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被带到派出所调解室。经过民警的耐心调解,双方相互道歉,握手言和,避免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新春佳节越来越近了,虽然派出所的工作很琐碎,但能够把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交’,让群众能安安稳稳、和和气气地过个好年,心里就很满足。”夜幕降临,在返回派出所的路上,刘伟和何成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