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民族团结主旋律奏响藏北高原
2024年03月2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任博

  “真是个好孩子!留下来一起吃个饭吧!”3月10日傍晚,结束了一天的洗涮工作后,曲英阿妈握着民警邓富强的手,朴实的话语中满溢感激之情。曲英阿妈和儿子日常相依,孩子平时忙于工作,家中大小劳动缺人打理。社区民警邓富强得知此事后,主动上门提供帮助,洗衣、晾晒、掸灰,用一天时间。将阿妈家中打扫得焕然一新。这是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日土边境派出所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

  

  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为辖区群众宣讲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的边境县之一。近年来,日土边境派出所立足辖区区位特点,采取“巡防+普法+服务”模式,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方法,着力提升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催生民族团结进步这朵石榴花在藏北高原次第盛开。

  

  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李泉娴帮助村民格桑为小羊羔喷标记  任博/摄

       3月13日,日土边境派出所联合日土镇政府开展“六防”应急演练。在接到护边员和群众汇报辖区数人非法聚集线索后,派出所与镇政府迅速出动,严密布控,将“闹事人”一举抓获。

  

  近年来,日土边境派出所积极探索群防群治新模式,与日土镇政府在边境前沿建立“边疆堡垒护”172户,从辖区群众中选拔培训护边员169人,深化“民警+护边员”巡防机制,与民警共同参与边境踏查、设施维护和辖区治理,形成“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局面,凝聚起群众和衷共济、守边固防的强大合力。

  

  3月14日下午,凛冽的寒风,像无孔不入的“针”,重重扎在社区民警洛桑曲珍的脸上。此刻,她正站在牧区老乡家门口,用力挥舞着双手,将执意送行的一家老小拦在了门里。天色渐晚,完成一天的宣讲任务后,洛桑曲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踏上了返程的路途。无论酷暑严寒,民警的步履不停,宣讲不辍,相似的场景每天都在这片土地上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将党中央的各项利好政策切实送到边境一线的过程中,日土边境派出所成立一批文化素质高、精通少数民族语言和民风民俗的宣讲小分队,深入社区、牧场、商铺和学校,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理论手册,并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双语解读。充分运用到辖区4个警务室、“同心固边警地活动室”、3个驻点、“服务驿站”等党建前沿阵地,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民族政策宣讲活动,将党员群众凝聚到焦点上来,推动普法工作“散”“聚”结合,让利好的民族政策普及犹如点点星火遍及藏北高原的角角落落,延递到群众百姓的心坎心尖上。时至今日,宣讲小分队的脚步已经累计踏遍1600余公里。

  

  “不脏、不累,虽然在羊圈里待了一天,但能给群众踏踏实实办点事,心里就满满当当的,特别满足。”问及第一次给绵羊涂标记时,新入警的“城市姑娘”李泉娴,脸上露出了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为推动解决辖区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民警在深入牧区开展政策宣传的同时,用心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驱赶雪豹、寻找牛羊、涂抹标记、搭手垒圈……在日常走访的过程中解民忧暖民心。

  

  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牧场宣讲结束后与群众挥手道别  任博/摄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近年来,日土边境派出所始终秉承“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持续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进社区、入藏家活动,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累计帮扶困难群众5户,开展上门普法169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0余人次,为过往司机发放高原类药品12箱,开展救援17次,上门办证送证9次,帮助辖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59件。

  

  2023年,日土边境派出所被西藏边防检查总站记集体三等功,并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为群众办实事获赠锦旗12面。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