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大山深处浇灌春蕾花开
2024年03月22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黄俊生 马豫颖

  自2019年3月定点帮扶广西三江县以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选派北京、深圳等14个边检总站的410名民警赴该县51所山村中学、小学驻村支教。广大支教民警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从特区走向山区,从城市扎根乡村,长期奋战在教育帮扶最前沿,用心用情用力助力三江县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改善教学条件,帮助山区孩子提高成绩、启迪心智,照亮希望、放飞梦想,为三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现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忠诚担当、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三江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2024年初,皇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十六队二级警长张涛闻悉国家移民管理局再次选派支教民警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名。经过层层筛选,他如愿以偿地带着对支教事业的热爱,带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信仰开启了奔赴三江县驻村支教之行。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我曾经在乡村艰苦地区当过4年特岗教师,其中3年还是班主任,对于支教任务,我很有信心。”入警前的张涛于2013年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顺利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执教初中英语。对于曾经的教书沉淀,他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用的自来水都是黑色的,到了夏天蚊虫也特别多,宿舍还爬进来过蛤蟆和蜈蚣,所以对于支教可能要面临的吃苦情况,我有心理准备。”

  

  初到三江县,张涛被分到同乐苗族乡中心小学,担任三年级和六年级的英语教师,上岗第一天他就认真观察、深入了解,尽快掌握班级现状:孩子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个别长期疏于家庭管教,成为“问题学生”。

  

  张涛认真分析,制定对策,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的现实,他认真研究教材内容,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心怀梦想,坚韧不屈。根据每名学生的性格和学习习惯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将同学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天组织单词听写背诵,每天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自费购买了一批笔记本,并从网上订制一个班级“积分榜”,对学习进步快,表现积极的同学通过奖励“星星”和笔记本的方式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打造班级“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对于班里的“问题学生”,张涛经常单独跟其谈心谈话,以朋友的姿态与对方坦诚沟通,帮助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张涛曾经在一个女生的书包里发现了香烟,但他并没有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她,而是在课间将她叫到办公室,耐心了解原因,向她讲述抽烟对身体的坏处。当得知该女生的父母已经离异,长期跟母亲居住后,张涛电话联系了学生的母亲,通过沟通了解到她不是第一次买烟抽烟了,还因此挨过打。女生的母亲到校后情绪激动,表示回家后还要教训女生。张涛心平气和地与女生家长讲道理,反复地强调:“今天回家不可以打她”,并转过头问女生:“我要求你母亲不打你,你可以跟老师承诺以后不抽烟吗?”女生默默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该名女生再也没有带过烟到学校,家长也反应她没有抽烟了,并对张涛的教育方式表示感谢。

  

  倾尽丹心育人才。在张涛一系列行之有效且针对性强的举措下,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慢慢发生了积极转变:部分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开始主动询问怎么样做才能得到积分榜上的“星星”;曾经的“问题学生”也开始积极答题,参与班里的活动。始终以朋友姿态与学生们相处的张涛也与大家迅速打成了一片,在亦师亦友的和谐氛围中过着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

  

  爱洒三江,春蕾花开。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偏僻的山区,皇岗边检站支教民警张涛沿着蜿蜒的苗江河,以一颗热忱的心与千里之外的山区孩子们有了交集,成为彼此青春的见证者。“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重要阵地。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要将守护国门的满腔热血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藏蓝’使命,潜心教书育人,用知识和关爱为山区学生点亮梦想的光芒。”张涛坦言道。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