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左涛,是你们的英语老师,来自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它坐落在美丽的渤海湾畔。”3月4日,在老堡乡中心小学的讲台上,左涛作为支教民警正在给孩子们上开学的第一堂课。课堂上,他向孩子们做自我介绍,又介绍了自己的单位,他讲起辽阔的渤海,讲起来来往往的大轮船……孩子们听得认真,眼中闪着光——他们没有走出过城镇,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好奇。有些孩子比较腼腆,自我介绍时低着头、羞红了脸,讲话声音很小,左涛就一边鼓励他们勇敢地讲出来,一边耐心地倾听。“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我自己也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高兴,能来支教,帮助到山区孩子们,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下课后,左涛回到办公室,和老师们分享着第一堂课的感悟。
老堡乡中心小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距离左涛所在的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2300余公里,这里位置偏远、山路环绕,处于海拔1448米高的白云山半山腰。国家移民管理局开展驻村支教工作以来,一批又一批移民管理警察来到这里为爱接力,帮助当地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支教”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却要付出很多。亲人的思念、环境的骤变、工作的压力……聚在一起,就是一座小山。他们负重前行,为的就是照亮山区孩子的未来。“人活着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我想换个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这句话,左涛连续两年报名支教,但因为名额有限,两次都遗憾地错过了,可他心中的那份热情却丝毫没有冷却,终于在第三年,他成功圆梦,踏上了支教之路。
“终于轮到我了!”听到报名成功的消息,左涛兴奋地和身边的同事们分享喜悦,同事们也纷纷给他加油鼓劲。为了完成好支教工作,已经大学毕业19年的左涛,又捧起了英语课本,一页一页地翻、一页一页地读,他还在网上搜索教学视频,学习讲课技巧,怎样和孩子们沟通、怎么提高课堂效率……遇到精彩的视频,他就收藏起来反复看。“我有个亲戚是小学老师,我经常给她打电话,问她怎么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左涛说。
3月3日,左涛第一次走进老堡乡中心小学校园。一进校门,沿着石阶而上,就看到了干净平整的操场,左手边是宿舍楼,右手边是教学楼,五星红旗在正中高高飘扬。左涛听校长细致地介绍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学生情况,他了解到,这里的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一种使命感在左涛心中油然而生,他不仅要成为孩子们的良师,传授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也要成为孩子们的益友,在生活中用真心陪伴他们。当天晚上,他到学校老师们的办公室,向老师们请教工作方法,他们坐在一起聊了很久,左涛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深受启发,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3月12日的夜晚格外宁静,左涛站在学校的石阶上,通过视频通话给妻子报平安,两个人隔着手机屏幕,互相分享一天中发生的事,即便是很平常的事,他们也可以聊得笑出声。但是左涛知道,妻子的笑容背后,是独自为这个家辛苦付出的身影。他们的儿子叫满满,今年刚刚三岁,正是需要陪伴的时候,左涛在视频里听到一声声“爸爸”,心中的思念就更深了一层。左涛说,有时候看着讲台下的孩子们,他会想起满满。“作为一名父亲,我更能理解学习、关怀、陪伴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我会全力以赴教书育人,真心实意和孩子们相处。”左涛说。
左涛的宿舍前横亘着一条江水,推窗探望过去,一眼望不到尽头。左涛说,一位位过来支教的移民管理警察,就是一颗颗水滴,一起汇聚成无尽的江河,滋润着知识的土壤,也滋养着山区孩子们的心灵。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