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民警与壮族群众一起排练普法山歌
2024年03月2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黄文念 张海宁 蔡铮

  在壮族“三月三”即将来临之际,为活跃节日氛围,提高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3月28日,友谊关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警与辖区壮族女子山歌队一起在礼茶村委会排练普法山歌。

  

  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辖区属于边疆多民族聚居区,壮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2.6%。民警在日常普法工作中发现,边境壮族群众,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壮族群众大多只会讲壮话,只听得懂壮语,对边境法律法规难以学习了解。法治兴,乡村兴。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如何将法律知识送到壮族群众的心坎上,成了民警心头的一道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民警在辖区友谊镇礼茶村走访时,发现该村壮族群众喜欢在赶圩的时候对唱壮族山歌,山歌的内容形式多样,包罗万象。何不用唱山歌这种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和法治宣传?说干就干,在友谊关边境派出所党支部的组织下,2006年壮族“三月三”歌坡节,礼茶村的10名壮族女子山歌能手成立了“壮族女子山歌队”,队员们白天干活,有空闲时间就和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民警一起创作排练山歌。

  

  “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人人学习民法典,播撒文明志愿花;法律好像清风拂,吹遍四海和五湖;心中有法不迷茫,做事才有主心骨。”3月28日上午 ,经过山歌队成员和民警两个多小时的集体讨论,一首接地气,内容全的普法山歌正式出炉。随后,女子山歌队的队员便与民警们一起在礼茶村委会的办公楼前排练新编的山歌。引来众多村民前来围观。“山歌普法接地气,不光年轻人能够接受,老人娃娃都能听得懂,这种形式我们老百姓最喜欢。”来礼茶村委会办事的壮族老大爷凌保民连声点赞。

  

  “饭养身,歌养心。女子山歌队和派出所民警传唱的普法山歌很有意义,闲暇之余哼上几句,欢聚之时高唱一首,既点亮了生活,又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还帮助大家增长了法律知识。”礼茶村坤隆屯老党员农贵东说。

  

  据统计,18年来,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联合女子山歌队创作了《禁毒歌》《戒赌歌》《大家一起反偷渡》《法律来为你撑腰》《传承文明好家风》《民族团结歌》《乡村振兴歌》等200多首山歌唱词。唱词的内容也从最初的禁毒戒赌扩展到民族团结、兴边富民、法律宣传、扫黑除恶、精准扶贫、文明乡风等各个方面。山歌普法接地气、注生气、聚人气,将法律知识注入传统文化,以普法山歌传递“法治声音”,实现法律“刚”与文化“柔”的完美结合,为建设平安和谐边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