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十七年守护“候鸟家园”
2024年04月0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刘钊

  位于吉林珲春的敬信湿地,地处珲春市东南部,“中朝俄”三国交接处,这里是世界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被国际评估为全球重点鸟区。

  

  一场春雨过后,敬信湿地的上空迎来了数十万只迁徙候鸟。在林间地头藏满了觅食、休憩的大雁,湖泊水系边也不乏白枕鹤、丹顶鹤、黄嘴白鹭等稀有保护品种。

  

  吃过粗茶淡饭,“范大哥”如约坐上巡逻车,踏上了“寻雁”之旅。“范大哥”名叫范立杰,是敬信镇圈河村的村民,也是一名护边员。

  

  每年这个时候,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候鸟保护队”,便会利用勤务间隙开展实地巡逻,为候鸟补充饲料。范大哥作为驻地向导,也是“技术指导”,每年都会跟着队伍开展候鸟保护行动,是队里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向游客宣传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候鸟迁徙的这些理念,俺们不如你们,咱嘴笨呐。可是抄小道、穿庄稼地,搜捕鸟工具,拆破旧渔网,这些活儿你们可不如俺们,咱从小就整这些玩意儿。”范大哥跟同行的民警们打趣地说。

  敬信湿地雁群_副本.jpg

  范大哥说得话确实不假,想当年他在地里给迁徙的大雁“下套”时,就被“候鸟保护队”当场抓了个“现形”,这事儿一晃已经过去十七年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李连长对我的批评教育呢,真是印象深刻。”范大哥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

  

  后来,每一年的候鸟保护行动,范大哥都一次不落地参加了。从开始的“凑人数”,到“帮个忙”,再到“想个招”,到现在的“跟我来”,十七年间不间断的守护,换来的是更美的绿水青山,换来的是更多的迁徙候鸟。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嘛,这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当年的“李连长”已经变成了移民管理警察,可没变的是两人17年如一日的“如约而至”。看着田地上空遮天蔽日的雁群,看着脱贫致富的村民们迎来了一批批观雁赏鸟的游客,看着“候鸟保护队”里一个个年轻活跃的身影,他们真的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17年的守护不是终点,与“雁”结缘的故事还将继续。愿候鸟迁徙之路更加平安,愿他们守护之路更加顺畅。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