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火速出击帮助群众挽回5万血汗钱!
2024年04月1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姜永红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多发态势,诈骗“花样”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近日,延边边境管理支队芦果边境派出所民警有效阻止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及时挽回群众损失,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4月15日晚间,辖区群众崔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听完电话里的内容,顿时慌了神。“你好,我是延吉市公安局民警,你是崔女士吧,家庭住址是和龙市芦果村……你的身份号码……你已涉嫌经济犯罪,你申请的工商银行卡,因该账户涉及金融非法洗钱一案,已违反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上海市公安局已发出协查通知,下令你将名下账户资产必须由银行监督管理局进行冻结查清,并拘留关押45天以利司法调查。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不得散播消息,否则将以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罪判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希望你配合警方调查。现在案件处于保密阶段,需要你登录上海市公安局提供的保密QQ号进行联系,把协查通知发给你,看完后立即把此次通话等记录删除。”

  

  “警察”办案,自己莫名“涉案”,还要被逮捕?如果是骗子又怎么可能对我的个人信息说得如此具体?在登录“警察”提供的保密QQ号看到“法律文书”后,崔女士逐渐打消了疑虑,并在“警察”电话的连续威逼催促下,准备将账户资金转到“银行监督管理局”进行冻结查清。此时,崔女士看到墙上张贴的民警联系卡,想起民警近期宣传的各类诈骗案件,再次心生疑虑,立即打电话向派出所民警求助。

  

  当晚18时30分许,正在巡逻的民警姜永红、王哲赶到崔女士家中,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告诉崔女士冒充公检法是骗子诈骗的常用手段,公安机关是不会在电话里办案的,警察证和相关法律文书一定是当面出示,不会通过微信、QQ这种方式出示,更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民警详细向崔女士讲解骗子的诈骗手段和常见话术,在民警的反诈宣传后,惊魂未定的崔女士才缓过神来,“真是多亏你们了,要不然我卡里准备购买种子的5万余元钱就被骗子骗走了。”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