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鱼水情深 警民携手包粽子迎端午
2024年06月1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姚浪

  端午节前夕,广西宁明县板烂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深入边境辖区板烂村板烂屯壮族群众中间,和壮族群众携手包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6月9日上午10点,活动正式开始。在现场,板烂村的壮族群众已经准备好了糯米、粽叶、五花肉馅等食材。板烂边境派出所的年轻民警们大多来自外省,有来自四川、湖南的,也有来自江西、福建和广东的,这些90后的年轻民警从来没有真正包过粽子,这次的活动成了年轻民警们向壮族群众学习包粽子、打糍粑的活动。

  

  村民“师傅”卢阿姨亲自示范了自己多年的包粽子技巧,并手把手教民警用粽叶定型、灌糯米、摆肉馅、系绳等流程和技巧,民警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学习这些流程和技巧。

  

  “卢阿姨您看,这是我包的粽子,可以吗?”来自江西的年轻民警陈毅强兴奋地向板烂村的“师傅”卢阿姨展示“成果”,“可以呀,学得很快。”卢阿姨看着民警小陈已经包好的、明显有四个角的“三角粽”,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鼓励和肯定。

  

  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交流着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作为“老”民警,王军则向村民讲述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忧国忧民的典范,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那种爱国的精神。村民们听后这才明白,原来端午节的意义在这里。

  鱼水情深 警民携手包粽子迎端午1.jpg

  整个活动有包粽子和打糍粑等环节。“阿姨,让我来试试”,在看到村民刘阿姨和梁阿姨在用木舂对着石缸舂打着糍粑的时候,来自广东的民警姚浪自告奋勇帮两位阿姨舂打糍粑。接过木舂后,姚浪对着石缸里的糍粑一个劲地锤打,结果满头大汗双手发抖,石缸里的糯米团还是满是颗粒。这一番操作,惹得现场村民们一阵阵“嘲笑”。约6分钟后,看着满头大汗的小姚,刘阿姨才在旁边细心地教小姚椿打糍粑的技巧。她告诉民警们要使用巧劲椿打,沿着石缸内侧按顺序捶打,要利用好石缸与木椿之间的摩擦,这样才能把糯米椿成糯香的糍粑。

  

  民警小姚获得指点后,迅速学会了舂打糍粑的技巧,也迅速进入“警”的角色,他大声告诉村民们,守边护边也如打糍粑一样,警民合力配合才能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现场欢声笑语一片,警民亲如一家。

  

  在包粽子、打糍粑的过程中,民警们向村民们讲解了国家边境管理法律法规,通报了近期边境偷渡的警情案件情况。村民们纷纷表示,今后会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举报偷渡、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