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民警精神抖擞穿梭其中,“巡”出一方平安稳定;秩序井然的乡道村巷间,民警严格排查细化整治,“查”出一片和谐安宁;祥和宁静的农家小院里,民警深入走访调处矛盾,“解”出一方安居乐业……
今年以来,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宝山边境派出所通过巡逻防控、排查隐患、调处纠纷、主动宣传等途径将平安建设和服务群众的关口前移,探索出一条“党政主导、公安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共建”之路,不断夯实平安乡村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基层“小警务”筑牢平安“大格局”
原来,李女士与马先生夫妻二人因后者使用社交软件“交友”而发生纠纷。接到邻居反映后,联调小组来到当事人家中,拉家常、讲道理,还拿出原创宣传画讲述反家庭暴力法的有关规定,告诫他们发生家庭矛盾时,要主动向所在村委会、派出所等寻求帮助。
“说教式、命令式在化解矛盾纠纷时是站不住脚的,调处方法要向亲情化、互动化的方向靠拢,才能和群众交上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化解纠纷。”村书记李刚说。
村居“小平安”撑起乡村“大平安”
“村里的联勤小组在巡逻,正好可以先控制嫌疑人。”近日,聚宝村的“平安共建”巡逻小组在开展日常巡逻防控时,发现两名可疑男子有盗窃嫌疑。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报告情况,迅速赶到现场经民警询问走访后,结合群众及平安共建巡逻小组向派出所提供的各类线索,破获本辖区盗窃案3起。
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宝山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牵头对辖区群防群治力量进行统筹调配,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动村干部、老党员、企业安保等社会人员,成立“平安共建”工作小组。各村每天组织1至2名成员配合派出所开展巡逻巡查,通过高效运转的联勤模式,快侦快破盗窃家禽家畜、农作物等农村地区易发多发的传统型案件,全力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宣传“小方法”延伸触角“大效果”
“我在家看孩子读书,无法外出打工,偶尔通过网络兼职来补贴家用,很容易上当受骗。幸亏民警在我们群里定期推送一些反诈视频、图文,还在学校、村上集中开展‘乡村警校’反诈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一边带娃,一边挣钱,安心多了。”宝山村留守宝妈李悦说。
今年以来,宝山边境派出所在辖区5个自然村成立“乡村警校”。“乡村警校”依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学校等单位,通过普法宣传、防范送教以及互动交流等形式,把警校打造成为基层一线群防群治力量的培训教育基地、群众平安宣防阵地、密切警民关系联络地,服务群众便民地,旨在提升乡村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自成立来,“乡村警校”针对电信诈骗预警人员、重点场所工作人员、老年留守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防诈防盗及安保、消防等安全宣讲40余次,协助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件,化解6件。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