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吉林临江:传统产业当龙头 振兴路上“警”相随
2024年09月0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赵大晓

  晾晒黄烟的烟架,从各家院子一直铺展到山坡上,煞是壮观……吉林省临江市六道沟镇夹皮沟的黄烟,作为清代贡品,延续至今已上百年。独特的种植、晾晒工艺,使其色泽金黄、味美醇香,近几年发展成为六道沟镇的龙头产业,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9月份,黄烟进入收获季,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作为,严密开展巡逻防控、矛盾调处、普法宣传工作。

  

  强化巡逻防范 维护治安稳定

  

  “村民们把黄烟晾晒在山间田野,一点儿也不担心被盗,因为无论是G331国道两边儿,还是山沟里、岗顶上,白天、夜里都有警察在巡逻。”吉林农业技术学院驻夹皮沟村书记姜福春介绍。

  

  针对辖区晾晒黄烟量大、分散、时间长,烟农自身防盗措施不完善的实际,派出所组织警力加强黄烟晾晒区及周边的巡逻防控,做到全天见警灯、见警车,全力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盗窃和各种非法收购、运输、分销等涉烟违法犯罪行为,不断优化生产、营商环境。此外,持续加强黄烟晾晒棚消防设施检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做好道通保畅工作,力保黄烟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安全。

  

  强化隐患排查 筑牢安全屏障

  

  “老周,你去大连看孩子的那几天,是谁给你看的烟地?”“老张,去年收烟时,眼瞅着要下雨了,是谁帮你抢收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要以和为贵!”民警韩金刚在走访西马村时,及时排查并调解了一起烟地归属矛盾纠纷,经过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并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矛盾。

  

  按照“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护边义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黄烟种植、采摘、运输、晾晒、销售等节点实施全程跟控,就地化解各类苗头隐患,控制矛盾纠纷发酵升级。

  

  民警经常深入烟农家中、田间地头、晾晒烟棚、零售摊位,及时发现和掌握涉烟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最大限度将苗头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黄烟生产、销售秩序,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截至目前,已化解涉烟矛盾纠纷21起。

  

  强化宣传引导 增强守法意识

  

  “民警们教给我们的这些知识,太靠谱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涉烟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这回都搞明白了!”东马村的村民们对民警的普法宣传活动称赞不已。

  

  连日来,当地民警坚持问题导向,将普法宣传延伸至黄烟种植、销售一线,通过大喇叭广播、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反诈知识、交通安全、防火防盗等普法宣传活动,提醒烟农守好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不接听陌生电话,不随意点击各种链接,并详细解读国家涉烟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烟农自觉抵制非法收购、囤积黄烟等行为,增强烟农法律意识。

  

  此外,详细讲解宣传举报跨境违法犯罪线索相关奖励政策,教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商贩,切莫相信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暴富梦”,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自觉同涉边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提供涉边违法犯罪线索,全力为边境地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