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巧用三把“钥匙”,解锁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密码
2025年03月3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沈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矛盾纠纷调解是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广西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凭祥边境派出所立足新时代“枫桥经验”,巧用“情、理、法”三把钥匙,打开百姓“心锁”,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工作由“就地解决”向“深耕善治”纵深发展的特色之路,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第一把钥匙:共情——叩开群众心门的“情感密码”

  

  该所坚持“调解先调心”理念,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逐个倾听双方当事人诉求,分别从双方利益诉求出发,厘清矛盾纠纷利益纠葛。再启发双方当事人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在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同时,也要替对方利益着想,做到知己知彼、自我约束。然后,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进行调解。

  

  “赵姐、李阿姨,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哪能没有磕磕绊绊,你们婆媳二人为了这个家庭都付出了很多,要学会互相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对不对?”1月12日,凭祥边境派出所接到社区网格员反映称,辖区居民赵某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其与婆婆李某经常因生活上的琐事争吵,当日又发生激烈争吵,并极有可能升级为打架。征得双方同意后,社区民警组织二人就近在社区“家长里短”警民联合调解室进行调解。经过耐心劝说,二人最终重归于好。

  

  第二把钥匙:讲理——激活自治力量的协商“引擎”

  

  该所依托与社区联合创办的“家长里短”警民联合调解室,积极发挥警民联合调解优势,创新实施“3+N”(3:社区民警、调解员、社区干部;N: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重点单位保安员等)联调机制,安排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同志担任调解室主任,在社区民警配合下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3月18日,该所社区民警在开展入户走访时获悉,辖区一小区18楼一住户厨房高压水管漏水到17楼一住户房屋内,当事双方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17楼住户情绪激动,双方各不相让,极易引发打架斗殴行为。为避免矛盾升级,该所及时启动多元联调机制,联合社区干部、小区物业,召集双方到“家长里短”警民联合调解室进行调解,从法律和情理出发,耐心了解双方矛盾的焦点和诉求。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从邻里和睦的重要性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相互体谅,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经过民警和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双方化解了矛盾,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握手言和。

  

  第三把钥匙:说法——筑牢法治底线的“定分基石”

  

  面对一些易升级成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该所往往会运用调解成功的相似案例,及时向当事人释法说理,以案说法进行剖析,让双方当事人结合案例,对纠纷重新思考,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最终达成和解。

  

  3月8日凌晨,该所接凭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有群众在广西凭祥市某酒吧内产生肢体纠纷。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酒吧内黄某、赵某醉酒后产生肢体冲突。鉴于双方未受伤,民警遂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组织调解。调解中,民警通过轻微打架斗殴成功治安调解的案例,以案说法,告知双方轻微打架殴案件的法律后果,促使双方认真思考,厘清利害关系。一番协调后,黄某、赵某同意相互道歉,这起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凭祥边境派出所将持续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途径、新方法,强化源头治理,提升调解效能,用“情、理、法”三把钥匙做好群众满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绘辖区平安和谐画卷。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