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法治春风润边关 “景警随行”绘平安
2025年04月2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洪永灿

       在怒江大峡谷的腹地,丙中洛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梅里雪山的圣洁与怒江的奔腾交织出壮美画卷,而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以脚步丈量边境线,以汗水守护安宁。他们创新打造的“普法茶水铺”与“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如同一体双翼,将法治的春风与暖心的服务播撒至边疆的每个角落。

       清晨,丙中洛镇的街道茶香袅袅。在“普法茶水铺”里,民警曲珍正用藏语和傈僳语双语宣讲《陆地国界法》。“我们的边境线就像酥油茶里的盐巴,少了它味道就淡了!”生动的比喻引得群众会心一笑,法律知识也随之悄然入心。茶水铺不仅是法律课堂,更是便民驿站。一杯热茶、一场答疑、一份宣传册,让村民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法”为何物。村民感慨道:“过去发资料、贴标语,总觉得晦涩,现在用方言讲、用故事说,连老人孩子都能听明白!”


     “普法茶水铺”的温情并未止步于街巷。依托“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民警们将茶水铺“搬”进了景区与田间地头。在丙中洛八大热门打卡点,藏蓝色的身影穿梭于游客间:他们既是导游,指引游客欣赏山水之美;也是服务员,递上解暑的凉茶;更是普法者,借观景台栏杆上的横幅、急救箱旁的宣传单,将法律知识融入旅途点滴。


     “我们以网格化模式联动,党员民警、镇干部、义警队员组成服务队,既维护景区秩序,也传递法治声音。”该所政治教导员李天介绍道。旅游高峰期,服务队在打卡点设立移动茶水铺,一边为游客提供咨询,一边用双语进行普法,让法治宣传与风景同行。

       在丙中洛,法治的印记无处不在——景区桌上的急救箱、民警臂间的“党员服务队”袖标、茶水铺里笑声不断的法律问答……“景警随行”与“普法茶水铺”的深度融合,让服务与宣教相辅相成。民警白天在街巷宣讲,傍晚转入景区巡逻;村民在田间听罢土地权益讲解,转身成为景区义务普法员。这种“无缝衔接”的模式,既筑牢了边境安全防线,也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理念深植人心。


       如今,丙中洛的山水间,法治之光与信仰之光交相辉映。民警的藏蓝制服与党员徽章,成为群众眼中最安心的色彩;而一杯茶、一次讲解、一场巡逻,正悄然绘就一幅“警民同心护平安,法治春风润边关”的和谐画卷。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