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这是您要的药,记得按时吃啊!”民警李政将药盒轻轻放在竹编茶几上,话音未落,隔壁岩家媳妇已经探进头来:“李警官,我那包从昆明寄来的豆种……”
群山环抱的沧源县芒卡镇,219国道如银蛇般蜿蜒在苍翠间。2025年初春的这场对话,让云南临沧边境管理支队芒卡边境派出所的皮卡车从此成了移动的便民服务站。当李政和魏少东第一次把下乡开展工作时顺路带的快递交到村干部白军手中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举手之劳会掀起蝴蝶效应。
“山高坡陡路难行,一包快递半日功。”这句话道尽了275.99平方公里辖区的物流困境。即便辖区9个行政村和一个分农场有部分设立了快递点,但对于留守老人和山腰散居户而言,取件仍是头疼事,特别是对于缺乏交通工具、路途较远、行动不便的村民而言,更是如此。当民警的藏蓝制服开始频繁出现在各村快递点时,村民们从窗后张望逐渐变成主动招呼:“警官,能帮带个包裹不?”
“送一个是送,送一堆也是送,咱们干脆就一起顺路捎带得了!”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这一便民服务举措,今年2月底,民警打印了《便民服务提示》张贴到辖区村寨,告知村民民警可以帮助代取快递、代买物品等。刚开始,大家都还将信将疑,但随着有人试探性的代购得到民警的反馈,大家对这个“送货到家”的服务便没了后顾之忧。
今年3月的某个清晨,白岩村口爆发出阵阵欢笑。村民王红忠捧着网购的电饭锅打趣:“警察快递,马上送达!”这句玩笑话让警务室连夜讨论至星斗满天。当“警速达”三个字跃然纸上时,墙上的辖区地图已被红笔划出无数条代送路线。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警速达”服务卡便张贴到了芒卡边境派出所辖区的千家万户。
“乡亲们,你们的快递和代购的物品到了,麻烦大家来取一下!”如今穿行村寨的警车总伴着特别的“吆喝”——李政自录的提示音在扩音器里不断循环着。后车厢里,农药与化肥相邻,水泥袋上还放着村民网购的生活用品,后排座椅上,老人的药品和学生的作业本紧紧依偎在一起。
当在便民服务群的通知提醒村民民警第二天会到村里走访时,霎时间,村民们打来的代取、代买电话一直持续到深夜。最让民警沈潘铭难忘的是为佤族阿婆取回读大学的孙女给她买的电风扇时,老人吹着相隔千里送来“夏日清凉”笑逐颜开,转身拿出两个刚出锅的土鸡蛋非要塞给民警。这样的温情时刻在“警速达”推行近半年间已累积1800次,连同300余次代购,写就了边境线上的新时代“马帮传奇”。
当皮卡车再次碾过水泥路,后视镜里追逐的孩童正挥着手道别,车窗飘出的除了代取快递的叮嘱声,还有村民硬塞的鲜杨梅的酸甜气息。在这片曾经“快递比情书难送”的土地上,“警速达”正编织着比澜沧江水更绵长的信任纽带。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