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情景剧搭台 走“新”又入“心”
2025年09月1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陈李虹 章树林 李好

     9月13日晚,湖北黄冈黄州区万达广场人头攒动,晚风裹挟着热闹气息,一场以“弘扬大别山精神聚力支点建设”为主题的“亲・听”百姓宣讲活动在此拉开序幕。不同于传统宣讲的“高台报告”,这场活动以“剧幕串联+方言叙事”的创新形式,让基层故事从“纸上”走到“眼前”,让大别山精神在商圈烟火气中焕发新生。

  

  本次活动由黄冈市委宣传部、黄冈市文明办主办,黄州区委宣传部、黄州区西湖街道办事处承办。暖场视频《我要找到你》(红安版)循环播放时,不少逛商圈的市民便被吸引驻足,舞台周围很快聚满了期待的目光。

  

  随着灵动的舞步响起,开场舞蹈《大别山上七枝花》率先登场,演员们用舞蹈讲述大别山上七位姑娘的革命故事,悠扬旋律中,台下观众仿佛穿越到烽火岁月,红色记忆悄然唤醒。

  

  “深山野洼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革命歌谣非遗传承人梅仙桃身着传统服饰,以一曲清唱《一颗红心拿不去》拉开宣讲序幕,地道的黄冈乡音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整场活动最动人的,莫过于3位当事人用方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朴实乡音里的真情实感。

  

  “刚来村里时,乡亲们常说‘种辣椒不赚钱’,这话我记了好多年!”湖北省最美社区人龚正元一开口,带着乡土气息的浠水方言让台下观众倍感亲切,纷纷开怀大笑。这位退役老兵站在舞台上,像和街坊聊天般,用方言细数带领乡亲种辣椒的过往:“天不亮就下地,试了二十多个品种,不懂就去问老师傅”,讲到如今全村60多户种辣椒、年收入稳增时,他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带领父老乡亲走上乡村振兴大道的自豪深深感染着现场。

  

  “那时候家里难啊,是社区拉了我一把,现在我也想拉别人一把!”倪和平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分享着自己的经历。从下岗受助到组建128人志愿服务队,她用“帮行动不便的邻居买买菜、送送药”的家常话,把二十年的公益路讲得温暖动人。台下市民王凌微听得频频点头:“听了倪阿姨的故事,我很受触动。原来,好人好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近在身边,我们要多向倪阿姨她们学习,有时间也要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这座城市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邓迟生则手持一本泛黄的日志,用蕲春方言分享自己的调解故事:“2022年那个凌晨,鱼池增氧机吵得两家人要翻脸……”他模仿着村民的语气还原当时的纠纷场景,把紧急调解的过程讲得鲜活,“调解要用心听、真心聊,这才是咱大别山人‘邻里同心’的理儿”。基层工作里的调解智慧,让“和事佬”的形象立体起来,台下不时响起共鸣的掌声。

  

  整场宣讲以“剧幕”形式串联,从“抗美援朝老英雄陈世礼”到“凡人之光陈仁章”,六个篇章层层递进,将红色历史与新时代故事无缝衔接。篇章之间穿插黄梅戏、情景诗朗诵等精彩节目,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活动末尾,舞台上7位讲述者并肩而立,《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全场观众挥舞国旗合唱,气氛达到高潮。

  

  西湖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程杰介绍:“选择在商圈举办活动,就是希望打破传统宣讲的‘圈层’,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具人气。从今晚的效果看,我们成功了。用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正能量成为商圈流量的新入口。”

  

  活动结束,小观众余沛萱握着手中的红旗在舞台前拍照留念。“今天听到梅仙桃老师讲述的‘大别山上七枝花’故事,让我知道革命时期有七位阿姨在丈夫牺牲后,依然坚持为革命事业奉献。她们的勇敢让我特别感动。”她说:“以前在课本上学过红色故事,老师说我们是小传承人,以后我会像他们一样勇敢,认真读书、帮同学,还要把这些故事讲给班里人听,让大家一起了解黄冈的英雄事迹。”

  

  这场走进商圈的百姓宣讲,没有空洞说教,只有一个个可感可知的身边故事;没有距离感,只有方言里的真情与剧幕中的沉浸。正如宣讲结尾7位讲述者的齐声宣言:“大别山精神从未远去,它早已融入新时代的脉搏,在你我手中薪火相传!”夜色中,万达商圈的灯光与国旗的红色交相辉映,大别山精神正以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悄悄扎根在更多人心里。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