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桥亭乡显堆村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了一场女性健康保健知识暨妇女维权知识讲座。该村100余名妇女先后在村委理论宣讲会议室和农家书屋,听授课老师讲授女性健康保健和妇女维权相关知识。
司法所所长讲解妇女权益保障法内容
近年来,桥亭乡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共建模式,鼓励农家书屋与基层各项目、场所、活动相结合,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阅读活动和培训活动,带领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 “主阵地”,成为促进乡风文明的“加油站”,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使美丽乡村有“形”又有“魂”。
“农家书屋+党建引领”打造思想教育“新阵地”
桥亭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不断强化党建品牌为契机,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聘请优秀党员代表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加强对人、书、场地的规范化管理,并结合各村村级活动场所的升级改造,对各农家书屋室内硬环境进行了升级,配备分类书架、软沙发坐凳、护眼灯、无线WiFi等设施。
置身显堆村村农家书屋,书架摆放整齐,书桌洁净如新,凳子柔软舒适,刊物编排有序,报刊齐全,设施齐备,环境安静怡然。
“书屋的图书种类很齐全,结合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我们设置了党史学习教育专柜,配备了红色书籍资料,为党员群众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显堆村党总支部书记蒙新林说,农家书屋坚持与党员活动结合,通过开展党员培训、知识宣讲、道德讲堂等活动,不断增强农家书屋的生命力,使农家书屋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求知求乐的精神家园。
“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文明新风尚
“书屋里有很多种植方面的书籍,也经常有致富带头人在这里讲解月柿种植和管护方面的知识,我从这里学到了很多的技术。”显堆村农家书屋的常客王干平说,不仅她喜欢来看农业种植类的书籍,公公和小孩也常一起来,老人喜欢在书屋看报纸,小孩喜欢看历史类书籍,书屋成了家人充实自己的好地方。
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柿子管护培训
桥亭乡积极探索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建共融共享的新路子,实行“场所同享、平台同接、力量同建、活动同办、宣传同步”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进行升级打造成集理论文化学习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广的宣教场所,不仅让党员群众在农家书屋可以阅读,也还能学习到各种实用技术和相关知识,努力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学习知识的大课堂、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农家书屋+学习强国” 拓宽知识学习“新高地”
在显堆村农家书屋的门口放置了印有“学习强国”二维码的红色宣传海报,格外的显眼。桥亭乡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使用和读书学习结合起来,依托农家书屋打造乡村两级“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站,“用活”活动场所资源优势和群众基础,向到书屋阅读的村民详细介绍平台内各个栏目的特色,将优质数字书籍图册推送到广大党员群众眼前,实现了“线上+线下”场所平台、“纸质+电子”书籍图册等资源的深度融合。
给村民讲解学习强国App各栏目特色
“以前农闲时大家都是聚一起闲聊,现在大家到书屋不仅有书本和报纸翻阅,还有无线WiFi可以下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看时政新闻,还可以看电视,大家聊的都是党和政府开了什么会议,自己学到了什么会议精神,了解到了哪些政策。”显堆村第一书记程华军说。
同时桥亭乡在农家书屋开展“学习强国”知识竞赛和学习心得交流会,增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学习热情。通过线上学习、线下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群众身边的知晓度,切实推动“学习强国”平台更接地气,更聚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日常生活的“精神粮仓”。
“农家书屋+双积分”提升阅读积极性和书屋使用率
为了让农家书屋发挥更大的作用,桥亭乡探索出以参与书屋活动换取积分的模式,将村民到农家书屋阅读、参与书屋管理及参加书屋各类活动都纳入到党员先锋指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组成的社会治理“双积分”管理范畴。党员群众每天到书屋开展有效阅读1小时或者参与书屋组织的活动都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累计到“一户一卡”的积分卡里,凭积分卡每季度可到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和农资。
村民用读书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通过赞积分、亮积分、比积分、兑积分等形式,激发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主动参与到书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有效地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桂林市农村改革集成暨乡村振兴文明积分卡制度工作现场会在桥亭乡显堆村大塘口召开,“双积分”兑换经验作为亮点在会上得到推广。2022年,显堆村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
“桥亭乡将进一步延伸阅读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挖掘平台功能,不断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使农家书屋更好的发挥‘加油站’作用,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乡村溢满‘书香气’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桥亭乡党委书记黄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