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书屋> 详情
最美农家书屋|苏坡村农家书屋:让乡村振兴之路书香满溢
2023年06月1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马治卫 单秀琴

      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风,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东城街道办事处通过全面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文化修养,促进书香飘进农家。今年5月,东城街道办事处苏坡村农家书屋荣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称号。


      书香浸润乡村大地


      走进苏坡村农家书屋,只见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内,桌面上赫然张贴着“数字农阅”微信公众号,拿出手机扫一扫,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内容立刻呈现。


      室内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种植养殖类、科普生活类、家庭教育类、法律法规类、健康保健类等一本本适合农民“口味”的各类书籍。

su1.jpg

      “农闲时乡亲们相约来这里翻看书刊,三五成群齐聚书屋‘淘宝’充电,群众亲切地称这里是‘文化粮仓’。”苏坡村党支部书记苏双印笑着说。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苏坡村扎实推进村基础文化建设,主动筹备资金购买书柜、桌、椅。商水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局免费赠书,办事处出资购书,群众踊跃捐书的同时,商水县委老干部局驻苏坡村工作队协调筹资2万元,配备了电脑、电视机等硬件设施。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大家齐心努力,一座面积达270平方米藏书5000册的书屋应运而生,农民朋友看书阅读、查阅资料、观看农业科技视频有了好去处。在书香浸润下,村民文化素养也慢慢得到提高。


      前行路上书香为伴


      新农村呼吁新文化,新阵地培育新农民。苏坡村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特别是农忙、农闲和平时的生产作息规律,合理确定书屋开放时间,方便群众借阅。


      在寒暑假、双休日对返村在校学生开放;在春节前后,增设开放日,为返乡务工农民借阅服务。同时,该村开展送书“四进”活动。借书到自然村。坚持每月一次提供图书目录,将农民喜爱的新书,好书在醒目位置摆放,现场办理借阅手续,征求农民要求购书的意见。送书进农户。挑选一批应季农业科技书送到距离书屋较远的种植大户,将知识性、趣味性的书刊送到老、弱、病、残手中。送书进校园。每逢开学时期,结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将广大学生喜爱的红色经典、名人、名著、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送到学校。送书到外村。针对一些办事处其余村(居)暂未建农家书屋的现状,定期开展送书活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退休返乡的苏殿春夫妇平时热爱书法、绘画,在书法绘画方面很有造诣,不但义务当起了管理员,还免费教孩子们诵读经典,学习书法、绘画技艺。


      “村中有恁好的书屋,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退休了我能发挥特长,为乡亲们做点事,累点也高兴。”苏殿春动情地说。

su2.jpg

      书屋变身致富“加油站”


      读书看报有去处,富了脑袋富口袋。东城街道办事处持续把建设农家书屋作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来抓,广大村民也逐渐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开启了“闲时读书,忙时耕作”的生活模式,书屋逐步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学习知识的大课堂、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目前,农业实用科技书籍约占农家书屋存书的三分之一,这些书籍成了群众的最爱,春秋两季借书、看书的群众明显增多。通过学习,大家在种植和养殖方面都掌握了不少科技知识,不但提高了产量,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既富脑袋也富口袋。苏坡村带贫企业、商水县卫东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水县农友食用菌新技术培训基地,种植学员经常到苏坡村农家书屋查找有关书籍,开展食用菌种植视频培训。


      为了让农家书屋能够最大限度地惠民、便民,在书屋管理上,苏坡村做到“六个结合”,即农家书屋读书活动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与文明行为养成结合、与科技培训结合、与法律普及结合、与婚育新风结合、与和谐邻里关系结合,久久为功抓落实,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步,东城街道办事处继续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文化关怀传递到广大村民家中,让农家书屋成为老百姓的“精神粮仓”,成为“新村民”的文化站,让乡村振兴之路书香满溢,为振兴美丽乡村赋予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