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栾川县:蕙兰花开幸福来
2025年02月2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陈学桦 王雪娜

       孟春时节,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合峪镇的蕙兰种植基地,一盆盆蕙兰青翠欲滴,养兰能手王利波正在对村民进行包括种植、防虫、防害等内容的培训。如今远近闻名的蕙兰之乡,几年前还是一片普通的林果地。



       “以前这里是桃园,收成一般。继续种桃还是选择新产业,当时大家很犹豫。”合峪镇党委书记吉磊指着眼前的蕙兰基地感慨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背后,是因地制宜、补短强基。经过多方考察,镇党委班子决定发展蕙兰种植产业。合峪镇种植蕙兰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因缺乏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蕙兰种植业发展散、乱、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为此,镇党委依托蕙兰文化产业园,成立了蕙兰产业园联合党支部,将园区所在村党支部书记、党员等纳入联合党支部管理,常态化开展助农服务。



       “刚开始不敢种,怕赔钱。”种植大户王献说,为打消群众顾虑,镇党委号召党员带头种植蕙兰。看到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也纷纷加入。


       合峪镇还成立了党员技术帮扶队,定期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群众解决种植技术难题。王利波就是党员技术帮扶队的一员。他每天奔波在种植户之间,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帮助群众致富,我感到很自豪。”王利波还编了顺口溜:“头雁领航,荒山变花海;党员先锋,技术送到家。”


       随着蕙兰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合峪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缺乏统一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导致蕙兰的价格一直上不去。为此,合峪镇党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建设了蕙兰交易市场,并注册了“合峪蕙兰”品牌。同时,还联系各大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现在我们的蕙兰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了国外。”蕙兰合作社负责人杨金太说,蕙兰产业累计带动3000余户群众就业,户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


       村集体经济富裕了,就有了为群众提供便民化服务的底气。柳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强说:“我们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建好了硬件,完善了设施,托幼服务、标准化卫生室等一应俱全。”


       蕙兰花开幸福来。每月9日,栾川蕙兰文化产业园都会有大批游客、经销商前来,赏兰、鉴兰、购兰,一月一次的“惠农交易日”,吸引了省内及陕西、山东、湖北等地的客商,每个交易日的交易额均在300万元以上。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