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双龙山景区道路旁,55岁的姚伟桂和妻子原利霞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摇蜜季”。自1988年起,这对“追花夫妻”带着150群蜂辗转云南、湖北等地,以车为家、以蜂为伴,在33年的养蜂生涯中,酿造出属于自己的“甜蜜人生”。
4月23日下午,牛心山脚下弥漫着浓郁的槐花香,姚伟桂夫妇熟练地摆弄着取蜜刀、摇蜜机等工具,从蜂箱中取出饱满的蜜脾。
“这两天天气好,蜜源充足,这批槐花蜜颜色纯正、品相极佳!”姚伟桂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然而,这看似美好的背后,却是养蜂人不为人知的艰辛。靠天吃饭的他们,不仅要应对多变的天气,还要面临长途迁徙、销售渠道不畅等难题。
“以前我们最怕的就是蜜源地变动和蜂蜜滞销,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可能血本无归。”原利霞感慨道。
转机出现在当地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后。了解到养蜂户的困境,偃师区人大代表通过多方协调,为养蜂人争取到更稳定的蜜源地合作协议,并积极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帮助蜂农拓宽销路。
“去年是个丰收年,我们生产蜂蜜8吨,收入超过16万元。现在我们的蜂蜜不仅在本地畅销,还销往全国各地!”姚伟桂拿出手机,展示着新接到的订单。
此外,当地人大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开展养蜂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为蜂农传授科学养殖方法,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当地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蜂农受益”的产业发展模式。
双龙山景区凭借山清水秀、蜜源充足的优势,成为众多养蜂人的“理想家园”,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景区与养蜂户共同开发的“追花之旅”主题线路成为热门IP:从参观蜂群生活、体验古法取蜜,到品尝新鲜蜂王浆、DIY 蜂蜡手工艺品,游客得以全方位感受养蜂文化的魅力。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的蜂蜜,还能带着大家体验养蜂的乐趣,这种成就感比吃了蜜还甜!”姚伟桂笑着说。
如今,偃师区已有20余户蜂农搭上“农旅快车”,昔日单一的养蜂产业逐渐蝶变为集生产、观光、研学于一体的复合型业态。漫山遍野的蜂箱,既是养蜂人追逐甜蜜的见证,更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的幸福篇章。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