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司门村:打造多元化产业基地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2025年04月2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邓玲娟

  司门村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2017年曾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司门村积极贯彻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通过一系列发展举措实现了快速蜕变。2020年获评新邵县文明村;2021年荣获“新邵县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陈家坊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2022年获评“自主村”,并先后被评为同心美丽乡村、清廉乡村建设示范村。

  司门村服务中心.jpg

  党建引领与乡贤带动协同发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据了解,在司门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共新邵县委党校驻村工作队、农商行工作队与司门村支两委紧密协作,立足本地文化地理资源优势,通过广泛调研与民意征集,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乡贤群体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周根喜、周健矾等乡贤积极响应村委会“引乡贤、兴家乡”的号召,返乡创立邵阳市新司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成功打造邵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基地。

  俯瞰基地,一个个大棚排列整齐,井然有序 摄影 屈凌芙蓉.png

  该示范基地在农业种植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获得市、县、镇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与政策支持。此后,村支两委进一步深化“汇聚乡贤力量,助力司门振兴”战略,吸引更多乡贤投身家乡建设。乡贤们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争资跑项、产业规划建言献策等工作,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产业运营模式,提升产业发展效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司门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构建起“村集体 + 合作社 + 农户”的创新运营模式。村里先后成立1家农业综合发展公司和4家专业种养合作社,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在该模式下,村集体占股20%,通过产业运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有效增强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与服务能力。农户以劳动力、土地或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不仅获得劳动报酬,还能参与产业利润分红,人均年收入约达11000元,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图片1.jpg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司门村采用多元化销售策略,与专业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将农产品批量销往附近市县农产品市场;对于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则与固定联系单位达成集体采购协议,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同时,部分特定高品质农产品因品质优良,市场需求旺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凸显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多维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司门村构建起政策、金融与技术相结合的多维支持体系。在政策层面,当地政府积极搭建银农对接平台,协助合作社和农户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推荐担保符合条件的农户,为其提供贷款贴息政策,有效解决了农户创业资金短缺问题,激发了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在技术层面,当地政府与村支两委联合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农业学校专家,定期为农户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课程,针对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现场指导与解决方案。

  图片2.jpg

  同时,建立先进示范户与后进户帮扶机制,定期组织经验分享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在人才培育方面,村支两委成立乡贤协会,广泛联络本地及在外乡贤,包括非公经济人士、专家学者、高学历人才等,吸引大批在外创业党员返乡参与乡村建设。通过在村活动中心定期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致富带头人培育班,并推荐优秀学员到省市相关院校深造学习,为乡村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打造多元化产业基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据村党总支书记谢样新介绍,司门村以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形成了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在种植领域,建成1600亩双季稻种植区、300亩油菜种植区、696亩油茶基地、120亩有机大棚蔬菜基地、20亩草莓基地、100亩西瓜种植基地以及8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基地;养殖领域拥有1个养殖场和3个家庭农场,分别开展生猪养殖、鸡鸭放养及肉牛养殖业务;农产品加工领域建成2个豆制品加工厂;此外,还打造了1个鲤鱼塘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各产业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9E3D07064C4767CFE8DA74D30A398802.jpg

  例如,油茶基地配套建设油茶车间,实现从种植、采摘、榨油到包装的全产业链生产;大棚蔬菜基地和水果基地根据季节变化种植多样化果蔬,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这种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为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该村党总支书记谢样新说。

  驻村工作队员在察看大棚辣椒长势(罗亮红 摄).jpg

  如今的司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群众逐步走向富裕,村支两委将继续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兴村、文化富村、文明润村,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