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崖尧村,硬化的村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路灯林立,红砖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孩童嬉戏、老人闲谈,处处洋溢着祥和安宁的氛围。然而,数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作为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的村庄,崖尧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坚持党建引领,做强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如今,产业发展的活力、生态宜居的惬意、文明和谐的乡风、有效治理的秩序,共同构成今日崖尧村充满希望与幸福的生动景象。
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崖尧村党支部明白,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带领群众走向振兴的核心力量。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崖尧村把像苏战成这样的“致富带头人”选配进村级班子,“一肩挑”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村党支部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建立起“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严密组织体系。通过党员承诺制、积分制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机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补齐短板,夯实发展根基
过去,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崖尧村发展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村“两委”紧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累计投入资金,全面完成了7个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工程,修缮扩宽生产道路5公里,修建了面积达2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修复了多处水毁路面,美化了巷道墙体,安装了花园栅栏,更换修复了路灯。同时,对村级活动阵地进行改造提升,高标准建成了集办公议事、信息发布、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后劲。
产业造血,激活内生动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崖尧村立足资源禀赋,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在崖尧塬区重点发展苹果产业,在桥子山区大力发展干杂果产业。村集体先后实施了光伏发电、花椒种植、肉牛养殖及果库储藏等4个集体经济项目,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益达到58.2万元。为了提升主导产业附加值,村里投资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382亩,新建果库选果车间,不断延伸“产、存、选、销”产业链条。此外,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建成了千只肉羊和百头肉牛养殖基地,利用毗邻周陵农业园区的优势,积极组织村民就近务工,借助陕西鹏大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带动效应,多渠道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目前,全村耕地3325亩中,苹果占750亩,干杂果650亩,土地流转650亩,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头雁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崖尧村的蝶变,离不开一位好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战成。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党员,自己种植11亩苹果,经营粮油代销点,是村里公认的致富能手。自担任村干部以来,他始终发挥着“头雁”作用,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群众,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从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到谋划实施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从狠抓党支部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到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苏战成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初心和使命。他先后荣获“铜川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成为了村民信赖的“主心骨”。
如今的崖尧村,路畅水清,村美人和。已从昔日的贫困村到今日乡村振兴示范村,崖尧村的实践生动表明:坚持党的领导,建强支部堡垒,找准产业路径,激发内生动力,就能在广袤的田野上谱写出生机勃勃的振兴乐章。面向未来,崖尧村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稳步迈进。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