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冬的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福安村,阡陌之间,一株株粗壮的油菜苗翠绿欲滴,映照出勃勃生机。暖阳洒在这片绿色的田野上,两抹红色的身影穿梭其中,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的活力画卷。
这两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农民”,正是沅江市检察院驻共华镇福安村工作队队员张国琪和熊广宇。从办案一线到基层一线,从工作案头到田间地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点亮乡村振兴底色。
福安村位于共双茶垸北部,距沅江市区28公里,由五个小村合并而成,总人口达6925人。2023年8月,通过选举,毕业于青岛大学的90后村支书石国庆担任了福安村的村支书。“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一心想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这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国琪曾多次和这位年轻的支书谈心交流,在确定了共同的目标后,开始了他们的改革创新之路。
2023年?9月7日,沅江市检察院与共华镇福安村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交流座谈会,共谋乡村振兴新蓝图,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德芳表示,服务乡村振兴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检察院将不断加强与福安村党建共建。组织检察人员前往福安村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问计帮扶、矛盾化解和司法救助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产业兴,百业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自集体经济组织益农服务社,名下有流转耕田2860亩,烘干厂1个、油脂厂1个。为了使益农服务社运作更科学、高效,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德芳率班子成员来村调研,对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务实的思路,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来村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和农机、农业农村等部门联系,邀请他们来福安村调研。
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在全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认真听取民声民意,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是优化管理团队,对益农服务社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简,择优留用,并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二是建立“片长责任制”,打破以前管理人员拿月薪制度,改为分片包人,开展责、权、利相结合的薪资模式,片长从源头开始把控,作为第一责任人,全流程进行管理。2024年,益农服务社的生产效率、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净收益达60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检察工作的优势就成了驻村工作队思考的新课题。“让矛盾不出村,增强村民的安全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现实困难——通过走村入户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队队员张国琪发现,农村的矛盾纠纷事情小,但往往拖延多年得不到解决。为掌握村民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急、难、愁、盼问题,精准获取每家每户家庭情况,一年来,驻村工作队除上班时间外,还利用空余时间,走访了全村人口的91%近1123户,梳理问题清单18个,涉及土地纠纷、邻里关系、夫妻矛盾、诉讼案件等,根据问题类别,驻村工作队及时上报镇党委统筹解决,或与村干部一起组建工作专班逐一解决。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院领导多次叮嘱我们,驻村时要充分发挥这一职能,从法律的角度来开展帮扶工作,真正把法律触角延伸到基层。”驻村工作队利用走访和召开屋场会的方式,宣讲法律知识,发放法律宣传单500多份,提高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为此,曾经奋斗在办案一线的员额检察官熊广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丰富的法律知识充当起了村里的“引导员”和“调解员”。
此外,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牵头,在全村设置42个邻长,8个片长,13个组长,将矛盾和诉求、意见建议分门别类逐个梳理,对标落实,对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暂不能解决的问题,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24年,村两委和工作队组织召开屋场会32场,遍及全村13个村民大组,1042家农户参会,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供图:沅江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正]